第五十五章 舌战群儒(1 / 2)
李习自知肯定辩驳不过这位久经沙场的主公,因此面对朱元璋的询问只能十分笼统的答复:
“缺了军士肯定是不行的。只不过若不为将为帅,倒也不用非得耗费这么些许多,将他们放在书院中延请名师教习。”
朱元璋皱起眉,刚想驳斥,却见朱标已经站了出来。
面对李习这种德高望重的大儒,朱标的礼数还是做得很足的。他先是躬身给朱元璋见礼,又分别对李习、宋濂、陶安三人拜了拜:
“我本只是院中生员,这般大事是不该随着父亲过来的。只是选修一事的确是因我而生,因此便冒昧的也想在各位师长前辈面前讲一讲。”
李习闻言脸色有些难看。朱标这句话分明是学他刚刚开口所说。他一个和书院并无瓜葛的人讲得,那朱标这个选修制度的首试者肯定也讲得。
很明显,这位大帅长子已经察觉了自己座次安排的用意,怕他们借此堵嘴呢。
朱标面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意,举止也全是一派谦和模样,但话说出来却显得有些尖酸了:
“李先生并未执掌军队,想来是不甚了解的。我曾随父亲去应天驻军看过。只说管五十人的总旗,便时常需要单独带人执行任务,或突袭、或刺探敌情、或护卫,都是有过的。他们或许的确不是李先生所说的名将,却也需要识文断字、通晓兵法才行。”
说到这里,朱标顿了顿专门转头看向李习:
“父亲在武达一部成立时就曾对我讲过,寻常读书人没有名师,至多不过是考不上功名。可这些底层将校若是能多学一些,到时候就为大战胜局多争取一分机会,也为自己和兄弟多了些活命的可能。所以即使武达一部出不了名将,却也是少不得的。不为别的,就为打仗时能少死一些。”
这一通话,说得朱元璋浑身都舒坦极了。
他刚刚就对李习所说不必在基层军官上耗费颇为不满。若不是看在他年纪大,受不住折腾,早就骂上了。
可朱标不仅有理有据的驳斥了回去,还将武达一部的成立说得这样伟大,怎能让他不高兴呢。
要知道下面还坐着武达一部的学官呢,里面好些人都跟军队将校是至交好友。
今日这话只要能够传扬出去,下面多少军士将校都得感念万分。毕竟大多数上位者都下意识将战争中的人命当成一种增增减减的数字。能够这么体恤底层军士和军官的并不是很多。
至于朱标压根不曾去过应天驻军处,自己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老朱选择性的忽略了。
李习听完之后也是闷着不再吭声。
朱标话虽然说的不硬,也给他找了托词。但却让他没办法再就着这事开口了。
不管驳斥得好赖,都会变成他不珍重将士性命。
宋濂在底下也是无奈轻叹。他这学生绵里藏针的功夫倒是越来越有长进了。
幸好下面不知是哪个年轻的学官开口,将事情重新拖回了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