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萌物(4 / 5)
大家来到东府,朱胜非拿来一套地图册,从中间找出江南东路两浙路那张大地图。
与后世还是有些不同的,南通、崇明岛和浦东大部分地区还在大海下面没有露出来,钱塘江与后世的钱塘江也不一样。
但大部分地区还是差不多。
到了秋天,沿海地区时常刮台风,台风便会带来大暴雨。然后杭州和湖州许多山区会暴发山洪,洪水顺着各条河流进入太湖。
如今太湖许多湖面被老百姓圈湖为围田,水域面积减小,库容也随之减小。但是太湖东边缺少大型出海河流,只有吴淞江稍大一点,于是太湖便会泛滥成灾,形成严重水患。
方和根据记忆划了一条线,西达秀州城,东北入海。
上游不但有许多河流,还有几条大运河。
若是这条运河修建起来,不但能起到泄洪防汛的作用,也利于当地的交通。
“工程量也比较浩大,眼下财政匮乏,不是动工的时候。等于收复中原后,才能实施。”
也不是财政匮乏,而是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看着地图,朱胜非问:“黄河有没有办法治理?”
“未来黄河情况真的严重啊。”
到了金朝时,黄河缺堤次数变得更多,金人苦逼了,宋人也苦逼了。因为黄河开始向淮河流淌,一旦出现水患,也影响到南宋这边的地区。
方和便说了束河治沙,也就是明朝潘季驯和清朝勒辅治河之策,于一些低洼区建设月堤,洪水浩大之时,打开闸门,将河水排向这些蓄洪区内,以杀水势。
形势呢,类似淮河边上的王家洼。
另外在黄河宽阔处建设大量缕堤、格堤,汛期洪水漫过缕堤格堤,继续向下游排泄,枯水时河水变得缓慢,也容易积淀河沙,但因为河道被格堤缕堤束缚起来,变得狭窄,河水流速仍不慢,继续能带着大量泥沙进入大海。
方和还提出一个新方案。
在黄河各条支流上游建设大量水库。
以宋朝的条件,仅是一些原始的水库,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