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农可兴邦,商可富国(1 / 3)
瑞端并没有让秦寿失望,三卷《富国论》侃侃而谈,让秦寿认识到了他商业方面的才能。
对方虽然年轻,又出生于公卿世家,但是秦寿依旧大胆的启用了他。
在建立农贤院之后,又为瑞端建立了一所商贤院。
也许是因为受到了秦寿言语启发的缘故,后续士子在书写策论的时候,多少都会列举一些实质性的例子,也会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方案。
除了极个别实在是让秦寿头疼的之外,大多数士子提出的策略还是值得予以肯定的。
伯姜,张极等召国公卿士子纷纷登上招贤台,获得了他们曾经心心念念的爵位与官职。
然而当他们站在高台之上的时候,心里却总是觉得不得劲。
明明获得了想要的东西,却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所受到的礼遇,比起瑞端与许远来说,差了不只是一星半点!
伯渠与瑞祈这些曾经的召国公卿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他们几乎都本能的选择了保持沉默,谁也没有主动去声张此事。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等待秦国因为粮食短缺而无以为继的那一天。
至于在这之前,他们都保持了默契,谁也没有去阻止谁家的晚辈入仕。
时间转眼流逝,很快便又过去了两天的时间,风尘仆仆的咸宁来到了虢国,沿途丝毫也没有见到战争即将来临之前的紧张。
无论是虢公,还是虢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不相信秦国敢对虢国动兵。
所以,相比较于坚壁清野的召国,虢国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于麻痹大意。
强忍着立即回国请求国君出兵,一举攻破雍邑的冲动,咸宁乘车来到了雍邑,投上了秦国的国书之后,咸宁便在城门口耐心的等候起来。
在收到秦国的国书之后,国公当即勃然大怒道:“秦国小儿,安敢威胁寡人——”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随即便又厉声呵斥道:“来人,扒光了秦使的仪仗,把秦使给寡人赶回去。”
随着他的呵斥之声响起,当即便有大夫准备应诺,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虢国冢宰却是率先一步出列。
“君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虢公颇为不满的开口问道:“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