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一六 及时(2 / 4)
真正击破吴军战阵的,还是赵平带来的两三万精骑——他来得仓促,没法集结所有部曲,能够带着两三万精骑现身已经是不容易。
不过这两三万精骑中有两千重骑,冲起阵来势不可挡,而且他们是从吴军腹背发起攻击,占了许多便宜。
战斗到中间,赵英另外那四千在别处集结的部曲,也赶了过来参战,这里面同样有重骑,配合赵平所部拦腰冲击吴军大阵,发挥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大半日后,吴军死伤惨重,溃败逃散。
反抗军对吴军的追杀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次日天明时分方才因为疲惫而收兵。
比起游掠步军战阵,轻骑更擅长追杀,加之反抗军轻骑战马优良,两万多吴军步骑除了小几千骑兵逃脱,其余不是被歼灭就是被迫投降。
步军士卒里只有运气特别好的极少部分,在荒野中不见了踪迹。
逃出生天的确是运气好,不过对这批吴军步卒而言,到底是被反抗军俘虏了有更好的未来,还是成功逃出去更加有利于生存,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将士们打扫战场时,率部追杀吴军归来的赵英,与赵平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相见。
“那位吴军将领本事不俗,我落入他的口袋时完全不自知,若不是你来的及时,我的尸体这会儿都凉透了。”
赵英感慨万千,庆幸中饱含自责,自责里又暗含感激,“你是怎么来的这么及时的?”
“你跟四千将士都要覆灭了,我敢不及时赶来?”
赵平调笑一句,“这回南下奔战,我是主将,身为四五万大军的主将,我岂能坐视麾下四千骁勇被敌军伏杀、平白送命?如果你们真的被聚歼于此,我可是难辞其咎。”
赵英听得一阵默然,神情严肃。
这不是能不能坐视部下送命的问题,如果事情正在发生时赵平才反应过来,相距太远救援不及,那再怎么不愿不能也无力回天。
这需要的是在危机出现之前,在看似平常的战争时间里,赵平这个主将对敌我形势有精准把握。
自己的部曲在何处奋战,是什么处境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敌军有多少力量,有何种意图到了何处,赵平都要细细分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各种危机,乃至是料敌于先。
危机降临了才想着做出反应,绝大部分情况都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