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 东渡初乱(2 / 2)
公元315年,司马睿派王敦、陶侃、甘卓、周访等讨伐杜弢,前后交战数十次,杜弢逐渐抵挡不住,于是向司马睿请求投降。司马睿便派使者去接受杜弢的投降,凡是反叛者全部赦免,任命杜弢为巴东监军。杜弢接受任命后,王敦的联军不听司马睿的指挥,觉得有了军功地位自然更加稳固,仍继续攻击杜弢。杜弢只好杀死使者再次反叛。
二月,杜弢派部将攻陷豫章,三月,周访反攻成功,斩杀多名杜弢大将,与陶侃合兵逼近湘州。八月,杜弢派部将王贡率领三千精兵袭击王敦联军。王贡本是陶侃旧将,遇到陶侃后被一顿痛骂,投降陶侃,杜弢的部众全部溃散,杜弢于是逃跑,在途中去世,湘州归入司马睿。
此战过后,周访获得了龙骧将军、豫章太守的官职,陶侃再度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这个“再度”当然是有原因的。
正牌荆州刺史王澄逃跑后,司马睿任命周顗接任。这位汝南周氏出身,善清谈的“名士”,司马越垮台后投奔司马睿。无奈面对杜弢的进攻,靠嘴是肯定不行的。没多久也被打跑,逃回建邺。能打的“名士”极度匮乏,经王敦推荐,司马睿只好任命寒门出身的陶侃为荆州刺史。陶侃早年命运比较挫折,在洛阳拜会张华,没有得到赏识,之后在张昌之乱中被刘弘发掘。刘弘早逝,华轶推荐陶侃任扬武将军,驻军夏口。华轶被司马睿攻灭,陶侃转投司马睿账下。
当时王贡是陶侃的参军王贡,在向王敦汇报战果的返途中,王贡去竟陵(湖北省天门市附近去拜访了太守杜曾。杜曾是新野王司马歆的部将,如今聚集流民盘踞在竟陵地区。王贡想借助杜曾的力量消灭王冲,这位山简的参军,当时自称荆州刺史,杜曾很快便消灭了王冲。
蒙在鼓里的陶侃想召杜曾前来,问问到底发生了啥。打了胜仗的王贡飘了,当时的朝廷太多,不如和杜曾自立,以后的事以后看着办吧。于是,这两人直接向陶侃宣战。陶侃面对熟悉自己底细的自己人,被自己曾经用过的招数击败了,荆州刺史还没上任就被王敦罢免了。不过王敦手里缺人,继续让陶侃以平民身份继续率兵作战,直到杜弢之乱被平息,陶侃官复原职。然而这只是王敦给他的大饼,能不能真的当上还得靠陶侃自己努力。
杜曾依旧在竟陵,陶侃派兵去包围。打了几场胜仗的陶侃有些飘,杜曾是有正规骑兵的。陶侃被骑兵突袭,毫无办法,再一次被杜曾打得惨败。
虽然真正意义的西晋已经灭亡,在长安的朝廷还在颁布人事任命的诏书,还有荀藩、荀组的流亡班子也紧随其后。长安方面派第五猗担任晋州刺史,荀组派荀崧担任都督荆州江北军事。都是仅有名分的光杆司令,但是似乎长安方面的更有号召力,于是杜曾前去投靠,并和第五猗结为亲家。
另一边的陶侃处境就比较尴尬了,荆州要被这么多地方管,不如先回去给王敦汇报工作吧。结果这一去,差点丢掉性命,毕竟是寒门出身还是半路入伙。还好有亲家周访保护,陶侃保住性命前往广州担任刺史。荆州刺史则被王敦堂弟王廙担任。
公元315年,杜曾、荀崧、第五猗、王廙,荆州再次热闹起来,他们不曾想长安那位马上又要被捉去当服务员了,他们的朝廷即将尽失中原。陶侃的旧将对王敦的做法怀恨在心,直接投奔杜曾。王廙是“名士”,能文善谈,就是打仗不行,这一堆里是被追着打的,杜曾一时间战力无敌。第二年,长安沦陷,司马睿假惺惺的要北伐,他真的有那个心么?荆州这么热闹,王敦会听他的么?公元317年,北方“名士”一个比一个差,王敦只好祭出最后的王牌,周访与甘卓。决战之时,杜曾被周访击败,公元319年杜曾被周访活捉后送往武昌王敦处斩杀,荆州平定。南下的陶侃平定广州、交州。
司马睿的地盘已经从创业之初的江东一隅,发展到囊括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土地颇有实力的割据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自立晋王位,史称东晋。公元318四月,司马睿在刘琨、段匹磾等一百八十人上书劝进下,即皇帝位。可惜,司马睿在朝廷里得听丞相王导的,外面又有驻守在武昌的镇东大将军、荆州刺史、六州都督王敦。这不是“王与马共天下”,这就是王家的天下!对于王家,吉祥物司马睿成了多余;对于司马睿,必然不甘心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