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路大军伐袁绍(2 / 5)
贾诩分析道:“士人养望,无非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继而拥有进身之阶。”
“诸葛亮选择隐藏自身锋芒,没有养望,乃是因为知晓日后大公子必然会继承主公基业,只要大公子知晓其才学,未来必然会得到重用,根本无需养望。”
“除此之外,诸葛亮毕竟身在徐州,又是诸葛子瑜弟弟。诸葛子瑜深得刘玄德器重,若诸葛亮名望过甚,刘备亲自登门邀其出仕,彼应还是不应?”
“应,则无法继续效忠大公子;不应,则让其兄诸葛子瑜难做。”
“因此,诸葛亮隐藏锋芒,才是最好的选择。”
周琦闻言,不由恍然大悟。
现在的诸葛氏,深得刘备厚恩,若是刘备得知其才学亲自前去相邀,诸葛亮也不好拒绝。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诸葛亮才选择藏拙。
这与历史上诸葛亮的处境又大不相同。
历史上,诸葛氏颠沛流离,纵然经过诸葛亮的经营,让诸葛氏与襄阳各大世家都有联姻,却终究根基太浅,没有人担任要职。
诸葛亮又是心高气傲之辈,看不上刘表,也不愿投靠曹操。
很多人以为,诸葛亮之所以投靠刘备,乃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将之感动,也或者是诸葛亮真的拥有匡扶汉室之心。
不过以周琦对人心的理解,诸葛亮自幼就经受战乱,以致颠沛流离,客居异乡,对于汉室的感情未必有多深。
之所以所以选择刘备,除了刘备的确真心相邀以外,也是因为投靠刘备能够真正令其施展生平所学。
像这种满腹韬略之人,空有才学而无施展之处,才是最痛苦的。
当时的天下诸侯,也只有刘备能够让诸葛亮不埋没自身的才学,还要仰仗诸葛氏在荆州的关系。
因此,诸葛亮投靠刘备以后,必然会得到重用。
与其说是刘备三顾茅庐,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故意引其过来,否则司马徽、徐庶也不至于极力举荐诸葛亮给刘备了。
如今的诸葛亮,既不用担心家族的生存问题,也不用担心未来没有明主可投。
以此,他只需不断充实自己,得到周继的信任,等到周继继承江南基业以后再一鸣惊人即可,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崭露锋芒。
想通其中关键以后,周琦也是悄然舒了口气。
只要在徐州的布局没出问题,周琦就不用担心自己百年以后,所打下来的基业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