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群臣共议【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1 / 3)
翌日早朝之后。
朱元璋已经回后宫了,但是群臣却还在大殿上发呆。
原因无他,实在是朱元璋在早朝时候宣读的圣旨让人听了摸不着头脑。
本来应该是今日议事的重点,开本朝第一次科考的话题,却被朱元璋直接丢到脑后。
反而宣读了一份成立所谓‘政策协商会’的圣旨。
并且言明,要在大明十三省选拔协会委员。大明虽然区划有些复杂,不过大体分县府州省,这四级,县级委员,需捐银一百两,每县不超过十位委员,大县酌情增加,府州平级,府州的委员,则需捐银一千两,每府所设委员,不超五人。省级委员,需捐银十万两,大明初设十三省,每省只得三人。
要说旨意的内容,他们自然都能明白,但是具体说的是什么,他们就懵圈了。
不过武将这边听不懂也就懒得听了,嘟囔了几句,也就退了。
但是文臣这边,就跟炸了锅一样。
他们可都是搞行政,这个所谓的政策协商会,显然和朝廷政令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他们也都不是聋子瞎子,昨晚太子朱标留下与朱元璋单独奏对,听说可是说了不少的时候,有消息灵通的,甚至都知道,奏对结束之后,皇上可是龙颜大悦。
今日早朝便颁布了这么一道旨意,这要说和太子无关,那是拿满殿文臣当傻子了。这昨日才拨了太子殿下的建议,今日太子建言的旨意就下来了,谁心里不存个小心?万一这旨意里有坑呢?
“那个,李国公,这,这陛下到底是啥意思啊?”一个和李善长关系亲近的文官忍不住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一众文臣都看向李善长,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李善长便封了han国公,所以大家都以国公称呼。
确实这个问题还得问他这个文官之首。
李善长则是心里白了问话那人一眼,大家伙都知道,这事和太子有关,你还偏偏当众问我是吧?
不过他不回答也是不行,毕竟作为文官之首,他也有义务安抚众人。
李善长可是朱元璋老部下,消息更是比其他人都灵通,昨晚太子奏对的细节,他都清楚,对于这个政策协商会,李善长可是不看好,虽然知道朱标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释了一遍,但是李善长觉得那不过都是幼稚的分析罢了。
至于朱元璋龙颜大悦,在李善长看来,也不过是老子对长子特别的期许,别的不说,就这价格,县级委员都要一百两,一百两已经够一个中等人吃用一年的花费了,谁闲的没事干,把这钱拿来买个所谓委员的虚名?
至于说这个所谓委员,想要实权?那真当他李善长就不知道什么叫卖官么?到时候他就是拼着丞相不做,也要把这种乱命给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