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吾儿帝王之才,完美无缺!(2 / 3)
一举三得?
朱元璋将信将疑地看着自己儿子。
“既然如此,标儿,你倒是给咱说说,怎么个一举三得法。”
朱标不急不缓说:“第一,各地食盐产量、质量皆不同,因此导致各地盐价相差极大。一般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盐价差赚取不少钱,不过,这就涉及到运输的问题。朝廷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付出大量人力财力。”
“若将这个问题交给商人,那么便迎刃而解了。无论是漕运水运还是陆运,这些商人四通八达,终日和运输打交道,总能比朝廷更了解运输;”
“第二,朝廷让出一部分食盐专卖权交由商人经营,无疑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不菲的国库收入;”
“第三,前线的粮饷问题也就解决了。父皇可以下一道旨意,商人若把粮食运到边防的粮仓,就可以向朝廷换取一部分盐引。”
“运送的粮食越多,运送的路程越远,获得的盐引也就越多。凭借这些盐引,他们就可以到指定的盐场支盐,但,朝廷同时有规定,商人拿到盐后,必须到朝廷指定的地点去销售。”
“这就是儿臣提出的军屯。不出意料的话,军屯这一项政策,可以完美解决边防地区的军粮问题。”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从始至终,朝廷只让出了一小部分的食盐专卖权而已。整体上,食盐仍处于朝廷的管控中,不会产生什么大乱子。”
“再者,朝廷让出这部分利益给商贾,同时也是向天下人释放出一个信号——朝廷要开始重视商人了!”
“这与儿臣之前提出的科举改革中,平均资源给士农工商四类人的建议,不谋而合!”
“儿臣甚至想好了未来可能存在的隐患——毕竟,贩盐可是暴利,朝廷中一定会有人眼红不已。”
“针对于此,父皇可以下旨,除了商人以外,皇室、贵族、官僚皆不能参与军屯,换取盐引。否则严惩不贷!”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利用手中的特权和商人争利,商屯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了......”
事实上,朱标只不过把明朝的商屯政策提早说了出来而已。
商屯政策在历史上的确为明朝边疆地区的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它后期之所以崩坏,也正是因为贵族、官僚、皇室等人参与到商屯中,瓜分攫取了商人的利益。
所以,朱标才决定防范于未然,提早向朱元璋明确这一项要求。
“商屯,这就是标儿提出的商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