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斌(1 / 2)
四十余里外,一处山谷中,树林掩映间,一处小村坐落在其中,平常一片祥和的场景,如今,村落里冒出滚滚浓烟,还传出女人的呼救声,和戛然而止的婴儿哭叫声,此处正在上演着,这片大地上乱世常见的戏码,兵过如蓖,匪过如筛,这句至理名言在此时显现的淋漓尽致。
一处处火起,一间间房屋被乱兵砸开,杀死男人,婴儿,弓虽暴女人,毁灭眼前的所有东西。
村口,一个头领打扮的男子,用手扇了扇飘过来的浓烟,望着发泄兽欲的手下,心里知道,要让手下们放松一下,但眼神中的厌恶还是一闪而过。
过了好一会儿,男子不耐,对自己旁边的手下厉声道:叫里面的小伙子们收敛一点,今晚还要在此地宿营,要是把屋子都给我烧了,今晚让他们自己去砍树立营。
收下立马道:属下遵命。赶忙向村子里跑去传命,后面跟着一队士兵,大声喊道:首领有命:停止烧杀,禁止放火,抗命者,杀无赦。
随着几个昏了脑袋的士兵当着小队面笑呵呵的放火,被愤怒的小队长砍了脑袋,血淋淋的头颅让激情的士兵们一个激灵,迅速的恢复了秩序,很快的,村子的火被扑灭了,烟气变得淡了,很快的,幸存的妇女在打骂中给施暴者做起了晚饭,村子里又升起了一股股烟。
男人名叫向斌,向氏当前的族长、首领,本来他跟这片山里的其他夷人一般,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生,但是,在十岁那一年,他救了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老儒。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年过花甲,却不知为何来到了这片山里,刚好被在山上疯玩的向斌发现,哦,那时候他还不叫这个名字,他叫做狗娃,贱名好养活。
狗娃的父亲显然是个有见识的,当他看到这个被狗娃救回的儒生时,对其待如上宾,宵衣旰食的奉养,但老儒却对她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年幼的向斌很是不忿,但他父亲却是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劝向斌向老儒学习。
或许是缘分,老儒对年幼的狗娃青眼有加,在这个蛮荒之地,聪明的狗娃就犹如明珠一般闪耀,老儒恨不得对其倾囊相授。
而早熟的狗娃也以父礼待之,事实也证明,狗娃的付出有了超出预料的回报。蛮夷被称之为蛮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传承,一些历史也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可见很是容易失传。所以蛮夷往往就是畏威而不怀德,实在是他们有限的知识量里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教训作为参考。
在老人这里,他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老儒是儒生,首先讲了一些儒家经典经典经书,但这些对于狗娃而言,只是用于开蒙的开胃菜罢了,老儒的毕生所学都在脑海里,也只能口述。
随着一年年过去,狗娃知道了很多汉人的故事,从商周,春秋,战国,到前汉、后汉的一些历史。这些都是老人口述的名为史记的书里记载的故事。这些故事听得向斌神往。他崇敬一扫六合的秦始皇,崇拜力能扛鼎的项羽,对几千里外的西域神往,想做凿空西域的张骞,想要做横扫匈奴的卫霍。
了解的汉人文化知识越多,狗娃就越对自身的出身越是痛恨,他鄙视周围傻呼呼的蛮夷,却也无奈自身也是蛮夷的一份子。这份纠结也一直伴随着他。
直到某一天,老人去世了,走前特意将狗娃叫到身前,为他取名:向斌,取其表意,能文能武。没有取字,只说自己一介罪人,不配为他取字,让他戴着一副玉佩,去找自己好友,以向斌如今的学识,足以拜在其门下,得以取一个美好的字。
老人走了,走的无声无息,留下一座孤坟,和一个执着于为他守孝的夷人少年。
三年后,
族里对于组长消耗有限的资源如此的对待一个老弱汉人很是不满,终于,这份不满爆发了,向斌的叔父,趁着向斌父亲病重,发难夺权,有了反对派的支持,顺利夺权,在夷人文化里,兄终弟及,夺其妻女,戮其子嗣,是很常见的操作。
守孝完后的向斌得到族人的报信,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逃了出来。
逃出大山的向斌没有弟妹们的慌乱,他整理自己的头发,扎好发髻,向村民购买衣服,一行人顺利的进入了阆中城。
向斌没有去其他地方,就他打听到的,新到任的县尉府上走去,通过几枚铜钱,还有那枚精美的玉佩做敲门砖,向斌得到了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