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宫酒宴的背后(2 / 3)
王陵母伏剑自刎,王陵支持刘邦,反杀项羽。
刘邦洛阳称帝,分封功臣。王陵被封安国侯,排名十二。
来看一下,刘邦和王陵、高起等人之间的对话。
他们先说了刘邦的缺点:为人傲慢,又爱侮辱别人。
后又说了,项羽的优点:为人仁厚,又爱护别人。
如果王陵和高起就这样说,他们就完蛋了。不说,刘邦会因为这些事生气,骂他们没有眼力劲,以后想要高升,在大汉王朝发展,指定没望。
王陵、高起显然不是没眼力劲的人,更不是愚蠢的人。他们用这样的说话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调动刘邦情绪。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先贬后扬。
当刘邦听到这个评价,心情会不好。但,若又听到赞美他的话,就会很高兴。
忽高忽低,不仅能够调动他人的情绪,还能让人记忆深刻。
随后,王陵等人,又说了这样的话。
先来了一个转折,说了刘邦为什么得天下:刘邦用分封的形式,调动部将积极性。谁打下疆土,就分给他。跟天下人同享利益。
简单说,刘邦不独揽大功,采用了正确方式,激励部将。所以,这些部将,都爱跟刘邦打天下。
跟着,他们说了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嫉贤妒能,有功不赏,只是把跟随他的人,当做打工仔,尽情压榨。没有合理的奖励机制。
简单说,项羽只要是别人替他打工,爱画饼充饥。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对部将的态度,就像现在的一个常见现象:一个企业有合理的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大做强。另一个企业只会让员工加班加点,只谈奉献,画饼充饥。
那个企业发展更好,不言而喻。
所以,企业发展不好,检讨的不该是员工没有积极性,而是企业又为员工做了啥。
这也告诉我们,拍马屁、说好话最高级别:要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在客观的基础上,加以升华。
既表达了你看见了问题,又表明了你是一个有原则,实事求是的人。
刘邦听了,很高兴。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进而造就了一个故事:汉初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