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板子高举起轻落下(2 / 3)
纵观全人类的发展进程,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社会人文科学、金融经济规律、各项法律条款、规章制度,甚至成熟健全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实是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的,这个分界线便是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继而引起的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这基础之下,才奠定了后世近、现代的社会架构,整个世界才走向了高度的文明和辉煌。
其实说这些都有些太过假、大、空,说实际的。
以前的西山炼铁场那里,单靠人工推动的皮橐、风箱给冶铁炉内鼓风送气的效率低下且累人,炼出来的铁锭品质不一且产量极低。这还只是纯炼铁,若是想再改进改进,炼出钢或者别的合金,单靠这些简单的鼓风设备更是不可取。
另外那些铁匠那里,使用纯手工锻打,熟练的工匠制作一把制式唐刀需要两日时间,这还不包括后期的打磨工序。唐国三年设计定型的火绳枪,当时即便是熟练的工匠,打制一根合格的枪管,平均下来需要五日的时间。因为枪管的报废率极其高,几乎每两根就要报废一根。所以直到定型一周年之际,也才堪堪够装一个连,一百二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商末三国志请大家收藏:商末三国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但过去这一年用上了蒸汽机带动的锻锤,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这火绳枪又装备了一个连,但库中还有一百多根成品枪管等待装配。所以这效率还是提高了不少。
另外根据姜林的设想,有了这蒸汽机带动的鼓风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炉温得以大幅提升,那么一些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合金钢便会陆续地冶炼出来,到了那时候,便会有车、铣、刨、钻、冲等一系列的机械加工设备诞生,后面的事自然就越来越简单了。
而纺织厂、水泵站、磨坊那里,有了这蒸汽机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现在每日的产出比之以前不知道翻了几番。
纺织厂那里,现在麻、棉已经能很好地进行了应用,蒸汽机的使用使得效率大幅提升,纺织效率的提升给从业者又留够了思考、研究的时间。现在从鬼方人那里收来的羊毛已经开始被当做新材料用在纺织品当中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半年之余,听说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
这羊毛若是能够被应用,那意义绝对是重大的。首先,羊毛布料在防寒、保暖、耐磨方面比现在的棉布、麻布要优良的多,民众的冬衣就多了一种衣料的选择,而不是再继续忍受那些硬邦邦,带有一丝丝臭味的皮衣。
其次,鬼方人通过羊毛的输出贸易,可以从华族人手中得到优质的食盐,酒,粮食以及一些低端的技术支持。用贸易手段将鬼方人和华族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一旦尝到了贸易带来的甜头,想必这些外族人也不愿再用性命去换日常所需,因为那样肯定得不偿失。
自打唐国元年年底鬼方人开始在华族人的帮助下在后世的大同盆地那里建平城,现在那里已经聚集起了八、九个大小不等的部落。听说人口已经达到近乎一万,这些人在大唐国的指导下逐渐地开始在平城的南部开垦土地,耕种粟。但因为那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比之晋阳镇要差很多,所以产量明显达不到自给自足的需求,仍然需要和大唐国进行贸易。
并且随着大唐国酿酒技术的发展,高度白酒现在已经量产多年。高寒地带的牧民们对这种在冬日里能给自己带来温暖和胆气的东西那是当做稀世珍宝一般,往往为了得到一坛大唐国的酒,付出一匹马或者几只羊都不在话下。不过这是黑市炒起来的价值,姜林对待这些自己一直想要拉拢的部族还是比较仁慈的,要价也很合理。当然了,打死姜林都不会承认,那黑市上的操盘手其实也是大唐国商务部安排的人。
总而言之,平城那里现在已经聚集起不少鬼方人,这些人一部分在城内居住,照顾城内的老人和小孩,照料城南的农田,一部分人依然在城北以及北部区域过着放牧的生活,一来是自己民族吃饭的本领不能丢,还有就是与大唐国的贸易,需要马匹,牛羊。这两年又开始要羊毛,若想和大唐国保持源源不断的贸易,必须放牧。
鉴于北部平城的现状,经过总参谋部的一番勘察和推演,在后世称为忻州盆地和大同盆地之间的雁门山里,沟通南北的一处交通要道上立起一名为雁门关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