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方绽的转变(2 / 4)
申式南沉吟道:“可。方吏目今后在宣化军效命,临安府通判职责重大,不可久缺。午间入城,烈日灼灼,农经历步履稳健,朝廷正需躬行利民之才,既然王知府有此提议,事急从权,本巡抚准了。”
农知稼大喜过望,闪身行礼谢过。众人眼见他一下子从正八品经历越级晋升为正六品通判,不由眼热万分。这也正是申式南与王用一唱一和的目的,提拔一人,又故意留下建水州同知的空缺,这样一来,众官吏有求于二人,短期内谁都不敢有异动。
官员的任命权在吏部,可巡抚有临机处置权,巡抚报上去,吏部通常是不会驳回的。
随后接风宴正式开始,除了方绽和罗敏红愁眉苦脸,众人皆兴高采烈喝得人仰马翻。
接下来的几天,申式南带上王炬、裴寒、花醉和方绽等人,从临安卫抽调了一千人,加上之前就从云南左卫、云南后卫和广南卫等拱卫云南府的六卫抽调的一千八百人,全部进驻麦地山集训。
八月初,三宣六慰的十六位同知和副使陆续抵达临安府,申式南将十六人编入宣化军。孟养宣慰司被思任发父子窃据,朝廷流官被扣押,因此只来了十六位。这十六人中,只有三人来自提督四夷馆的百夷馆和缅甸馆,其余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科举仕子。
永乐五年,朱棣在翰林院下设四夷馆,专门研习和翻译边地部族和邻国语言文字,共有蒙古、西天(印度)、百夷(西南各部族)、高昌和缅甸等八馆。当时,吏部派往各地宣司的流官,基本上会从四夷馆选拔。
各宣慰司穷得叮当响,光靠朝廷俸禄,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久而久之,变成了被排挤的官员才会派往宣司,相当于发配。因此,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到偏远的宣慰司任职。
加上言语不通,被“发配”的流官连当地族人说的话都听不懂,更别说施政宣教了。除了帮不识汉字的宣慰使处理公文,上任后基本上没什么作为,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蓦然间被通知到临安府领兵,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再就是,大明开国至今已经是第六任皇帝,武人地位远不如文官,再落魄,他们也不屑于被当作武人,否则同僚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但也有心思活泛的,比如木邦宣慰司副使孙契和老挝宣慰司同知李务,二人就认为,能带兵是好事,起码今后说话更有底气,腰杆子更硬了。
可惜,不管乐不乐意带兵,都由不得他们。
这一日,方绽带着五六个手下火急火燎赶往临安府城北罗家坡。他得到消息,罗家坡有几户人家养的猪羊长得不错,可以卖了。按申式南的要求,宣化军和礼乐卫数千人,每天至少吃一顿肉,这可愁怀了新任的伙头军吏目方绽。
区区一个临安府,哪有那么多猪羊供三千多大军天天吃肉?这不,才七八天,临安府的猪羊就已经供不应求,买不到猪羊的方绽都急得满嘴燎泡。
他现在已经不是府衙的官员,而是伙头军吏目,管着三千大军的伙食。一旦官兵吃不上肉,不说申式南会将他如何军法惩处,光是那帮嗷嗷叫的官兵都可能吃了他。
可还没进村,方绽一行就在进村的山道岔路口发现一具尸体。惊讶之下,他一撩直裰,上前查看,见蚂蚁爬到尸体背上刀口啃噬,尸体竟然动了一下。
他伸手一探鼻息,忙道:“还有气。快,把他抬到阴凉处。”手下七脚八手把人抬到阴凉处。方绽初通医理,随手掐了一把苦蒿和鬼针草嫩叶,在掌心一顿揉搓之后,将草药敷到那人的伤口,又扯了几根藤条轻轻勒住草药。
做完这些,他才看到受伤之人的面孔,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嘴唇干裂。方绽抬转头看了看四周,这是半坡的一个岔路口,主道是云南府(即今昆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驻地)到临安府的官道,斜岔进去的山道则是通往罗家坡等几个村寨的路。
此人身穿布衣,却身中刀伤独自一人晕倒在此,不甚合理。正思考间,那人苏醒,半睁着眼有气无力道:“水,水……”
方绽想到,可能是受伤流血加上顶着烈日赶路,才会口渴难耐。幸亏他随身带着葫芦,里面装着连根煮过的松毛茶(学名凤尾茶)茶水。受伤之人俯身趴地,如果坐起喝水,难免挣裂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