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会试之前(1 / 3)
如果范阁老生了针对之心,最大的可能就是为难苏惟生和苏茂谦。一个是苏正良的侄子,一个是苏正良的侄孙,关系最近。
曹承沛是表侄,岳、何二人只是姻亲兼同乡,范伯寅还不至于揪着他们不放。
话说回来,其实杭参政得罪过的人也不少,不过京城许多年长的人都对他有些忌惮,应该不会出手为难。
唯一有胆子的蜀王一系,现在还自顾不暇呢,哪有闲心去关注几个籍籍无名的举子。
说完主考官,大家并没有立即散去,而是把各家长辈的提点都拿出来分享了一下。
宁老太爷见他们说得热闹,索性自己出门歇息去了,把书房留给了他们。
最后说得差不多了,苏惟生又拿出三个题目给大家写文章。
曹承沛哀嚎一声,“表弟,今天难得休息一日,你就不能让大家多歇歇?连着苦读了这么多天,我脑袋都快变成方的了!”
何轩十分无语,“你要不想写就先回去,没人强求。”说着转向苏惟生,“对吧?”
“没错,”苏惟生回答得也相当干脆。
曹承沛垮下脸,“那还是算了吧。万一你们今日写的就是会试要考的呢?”
苏惟生没理他,“岳兄、何兄,咱们一人再出一题,就按名单上前三位的风格要求来。”
“行,”岳西池与何轩点头答应。
苏惟生铺好纸,略一思索,写下了一个题目。
题目倒也罢了,曹承沛一看问题要求,居然是骈文,不由又哀嚎道,“为什么是骈文啊!我最怕这个!”
这段时间,宁老太爷没少要求他们写骈文。
“因为范伯寅好骈体,”苏惟生先前还不明白为何老爷子一再要求他们写骈文,现在终于明白了他的苦心。
骈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所以又称“四六文”。
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其中的“赋”,便是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的公文亦是骈文,即四六体。
这种文体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所以在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