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兄弟再起夺嫡意,明争暗斗两为难(1 / 5)
生儿不若父。
没有人可以免俗,强如李世民也概莫能外。
他的皇太子和皇帝之位是靠政变,依靠武力抢来的,以他英明神武的统治,儿子们当然不可能有这种非分之想。
但皇太子之位,国之重器,天下未来之主,谁不觊觎?
强抢虽然不可以,但却可以提早经营。
何况现在的皇太子李承乾,并没优秀到一骑绝尘,遥不可及,皇帝之位,宁有种乎?
至少李泰就不服气。
他确实在很长的时间之内,都在皇太子之位的争夺中,占据优势,最后虽然功亏一篑,但却让唐朝皇太子之争,立下了一个传之后世子孙,以为永制的规矩。
当时的皇太子,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其实也是李世民心头所爱,自他八岁成为皇太子后,就被李世民加意培养,当李世民外出之时,李承乾几次监国断事,都被李世民称赞。
如果按部就班,李承乾必然是唐朝未来的天子。
但世间之事,哪有必然。
李承乾虽然聪慧,但聪明过头了,并且,他没有把聪明用在正事正道上。
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太作了。
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作为皇太子,他的身边被李世民安排了当世一流的师傅和大臣,李世民希望李承乾在自己言传身教和大臣们的精心辅佐下,成为李唐帝国合格而优异的接班人。
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非常早就意识到,一个人要想真正进步,就必须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此日积月累,才能至于大成。
但问题就出在这一点。
李承乾长大之后,颇好声色,年轻气盛,精力旺盛,虽然不是特别坏的缺点,但这必然会遭到守旧大臣们的进谏。
但李承乾非常机灵,他不想听臣子的唠叨,就想到一个好办法。
每次他只要见到想进谏的大臣,判断出他想说什么微言大义,他就一定会提前正襟危坐,引咎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