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高颎一心辅二圣,杨雄首成局外人(1 / 4)
杨坚最早的权力中枢,是由拥立他矫诏辅助政的北周群臣组成。
杨坚和他们的关系,延续了南北朝时期,君臣共治天下,分享权力的政治惯例。
为首的刘昉,郑译已被杨坚在登基前废黜于家。
但他们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刘昉,当年杨坚在犹豫时,他口无遮拦说过:“公若为,当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
虽然这是为了催促杨坚下定决心,但他从心里对杨坚从来就没有真的服气过。
他并没有转变自己的心态,以前他们同朝为臣,现在却已是君臣相隔,身份悬殊了。
刘昉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刘昉牵前,郑译推后”的居功自傲的位置。
他认为杨坚不过是自己推立的“某一个”而已,他并不认为杨坚就是那唯一的一个。
这种看轻杨坚的心态,让他想要卷土重来。
这立即引发了新政权的第一次政治危机。
杨坚登基之后,其执政理念是集中权力,集束管理,集约发展型的“三集政体”,新的中央核心决策层是一个全新的班子。
这是一个由四个半宰相组成的宰相团体。
最早的核心隐然是以杨惠(雄为首,他是杨坚的族内侄子。
杨雄地位特殊,在杨坚谋划篡立之初,杨坚坐镇后场,他替杨坚冲在前面,招揽了所有必须的核心力量,是居功至伟的重臣。
高颎,李德林都是其手笔。
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杨雄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地位。
他功勋卓著,加上又是宗亲,天然地高居武将的最高级别,成为掌握实际兵权的右卫大将军。
水满则溢,杨坚很快发现了杨雄的权力和实力过于庞大,甚至可能会威胁到自己。
这来自于一次蹊跷的弹劾案,有人检举告发高颎,罪名是朋党。
这在高层斗争中是经常使用的借口,并且屡试不爽,只要皇帝需要,这就是一条可实可虚,可大可小的罪名。
杨坚非常肯定,高颎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量,朋党案背后的指控,他知道隐隐指向了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