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成了,小美她终于把饭做成了……(1 / 4)
苏怀瑾还记得初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天天在班里强调“一日之计在于晨”,提醒他们早起学习的必要性。
那时的她无忧无虑,未来几十年的道路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听话走长辈规划好的路线,就可以轻轻松松、顺风顺水,不必像身边的同学一样卷生卷死,对老师们劝学的大道理也只是一知半解。
老师们的苦口婆心她听不懂,但她大受震撼。
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深恶痛绝。
穿越成兰溪村村花的短短一个月,苏怀瑾的人生已经不是翻天覆地能够形容的。
曾经的苏怀瑾:骄傲美丽且自信,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瞩目的焦点。
如今的苏小美:弱小可怜又无助,街头村尾都拿她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兰溪村民这段时间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话完美概括——只要一起吐槽过村支书家的闺女,大家就是好朋友!
身为苏小美本美,她最近的处境有多尴尬可想而知。
但对苏怀瑾来说,这还称不上打击。
她有一个出身名门、一心想要恢复家门荣光的奶奶。
苏奶奶自知儿孙资质有限,包括苏父和苏怀瑾姐弟,都只能算聪明而称不上拔尖,指望他们重振家族几乎是做梦,不过苏怀瑾那张从小精致到宛如艺术品的美人坯子脸蛋,让老人家有了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的想法。
苏奶奶认为,凭儿孙的才能,指望他们开疆拓土着实是难为人,但如果上头有人拉拔,他们还是能把握住机会的。
于是苏怀瑾就成了全村希望。
苏奶奶要求举全家之力对她进行培养。
一母同胞的弟弟每天坐公交车上公立学校,苏怀瑾坐着小轿车出入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弟弟跟同学组团上各种补习班的时候,她在各种比赛活动场合大放异彩;当然相应的,被放养的弟弟每天完成功课,呼朋唤友愉快的踢球打游戏时,她不是跟着家庭教师学习琴棋书法,就是在奶奶身边听取悉心教导。
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十八岁那年,苏怀瑾不负众望升入百年名校清大,并蝉联几届校花,两年后弟弟也成功拿到隔壁的录取通知书,知道的无一不夸他们姐弟卧龙凤雏、羡煞旁人。
只是少有人知道,苏弟弟是凭自己的本事保送,苏怀瑾却是走特招的路子才得以进入清大。
为了得到这个名额,苏奶奶把二环内的一套房卖了。
在外人看来,苏家是名门之后,再怎么子孙不济,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事实也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