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和谈的前奏(1 / 3)
在赵煦提议由曾布负责三国和谈事宜后,宰执们没有反对,但要求增加礼部尚书苏轼为其副手。
因为是在东京谈判,不怕契丹人将苏仙掳走了,所以苏辙也没有反对。
昔日苏辙出使辽国,苏轼写诗相赠,影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一句,化用唐朝李揆的典故,就是让苏辙在辽国低调一点,不要自己是一等一之人,以免被契丹人扣下了;
苏辙去辽国也没闲着,《奉使契丹二十八首》里面影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一诗,显摆他带着苏家的文集到北地,胡人都打探苏轼的新作;
兄弟俩情真意切不假,可这字里行间又是“家世”又是“家集”的,流露出来的嘚瑟劲也着实让人不爽。
但苏过就需要苏仙的这份狂傲,对他爹道:“爹爹谈判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来对契丹饶蔑视,最好每来几首诗词,嘲讽他们没文化,接待礼仪方面,也怎么复杂怎么来。”
大宋的礼仪和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可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苏轼摇头道:“礼仪还好,但我作为副使,你的态度不合适。”
苏过一想也有道理,忙换了个策略,问道:“少游兄呢?让他负责接待,再写些风花雪月的词,我帮他宣传出去。”
“先你的目的,”苏轼无奈道:“成的不务正业,都琢磨些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让辽、夏两国好好见识中原文化,”苏过笑道:“道德感化是做不到了,思想上腐化还是可以的,要是柳七还在,让他去最合适。”
苏轼这才反应过来,喝道:“胡什么,和谈是朝廷大事,怎可如此儿戏?”
“我这才叫和谈,”苏过坏笑道:“这帮人何曾见过东京城这样的繁华所在,带他们好好领略下,他们回国后才知道努力的方向。”
苏轼摇摇头,实在难以理解儿子的想法,自然不肯答应让秦观去做这种事。
好在大宋就不缺这样的人才,苏过去找贺铸商量,得到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刚刚回京的周邦彦。
此人年少时放荡,是青楼常客,写下不少艳词,元丰年间进献七千字的《汴都赋》,神宗让李清臣当场朗耍
时为翰林学士的李清臣居然很多字都不认识,然后他的做法苏过很熟悉:不会读,读一半。
周邦彦也因此一举成名,进入仕途,但因为这篇赋歌颂了新法,所以到了元佑年间,他自然被排挤出了京城。
眼下朝廷风向转变,周邦彦这种官场上的人物,又被调回了国子监。
苏过请贺铸替自己引荐,周邦彦得知苏过来意后,十分乐意,表示只要朝廷下旨,自己一定做好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