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旧友 昌平县的朋友(1 / 3)
众人说的嗓子都哑了, 却始终没听到该说话的人应一句声儿。
众人对了对眼神,觉得古怪,杨丞相该不会是不想办事儿吧?
一时间, 他们都傻了, 这事儿杨秉璋不出头,他们就算反对的再厉害也没什么用处。
有人憋不住了,问道:“杨丞相,这事儿您到底怎么看?”
杨秉璋:“……”他能怎么看?
“此事从前没有过先例, 为何周律一伸手, 圣上便允了?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他承平侯一人?”
又有人七嘴八舌:“如今承平侯要的少,不过些许钱粮罢了,给他也无妨。可来日他若是狮子大开口, 又该如何阻拦?圣上的确圣明,可每每涉及到承平侯身上,总会偏爱几分,这事儿您可不能不管。”
从前攻讦周律, 都是杨秉璋打头阵的。这回涉及周律,他们自然也要全力反对, 反对到底。
杨秉璋揣着手, 一直默默不吭声。直到被众人逼问得实在没办法了,才思索着回了一句:“我听了半晌,你们只说到周律,却未曾考虑过饶州。那你们反对此事究竟是为了反对饶州, 还是反对周律?”
“自然是为了反对承平侯!”
“圣上对他实在太爱重, 承平侯此人又好钻营,一旦被他拿到了权柄,那满朝文武也就别想过安生日子了。”
这话勾起了不少人不痛快的回忆, 虽然周律弄出来的东西确实不错,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叫人知道自己受用过,便附和着说:“这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主,隔三差五就有新鲜东西送来京城,满心眼里都是做生意,这样的人能是什么好东西?况且他又是那样的出身。”
出身,出身,又是出身。
似乎出身已经成了头等大事了,如若不是跟他们一样的出身,那就是异类,就是要被攻击的对象。
杨秉璋从前一直都是这样,但现如今他却很难再以那种狭隘的观念去揣测别人了。
饶州一行,对他的影响的确有些大,不可否认,杨秉璋开始正视周律了。
但是这些人也不得不应付,毕竟都是他世家之人,杨秉璋斟酌着开口:“其实,饶州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周律,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奸诈。甚至人家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也将饶州治理的很不错。换了别人,绝不可能做出如今这样的成绩来,是他们将周律想得龌龊了。可是这话说的显然不合适,世家对于周律的偏见几乎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且还不明原因地讨厌。
杨秉璋只能委婉地说:“你们弹劾周律本没有错,可周律是周律,饶州是饶州,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为官之人,不就是盼着大梁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么?谁愿意做尸位素餐之辈?我此番跟随圣上去饶州暗访,发现饶州跟以前,确实大不相同了。各个县城里头也都弄起了水产养殖,如今正是缺钱的时候。若能得一笔拨款,势必能发展地更为迅猛。鄱阳湖码头渐渐起来了,再过个三五年,未尝没有京城码头的繁华盛况。”
众人惊愕万分。
杨丞相这到底是在替饶州说话,还是在替周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