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老首辅的定论(2 / 2)
诸位都没见到由于经济封锁,而使得蒙古人停止发展,反倒让大明漫长的边境线,每年都被侵略,蒙古人,每年被抢掠走无数物资。无数的汉人百姓,死难在蒙古饶屠刀下。而国家也不得不花费着巨大的财政,来维持那庞大的九十万边军体系。弄得朝廷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几近崩溃。
然而,就在今年,朝廷同意了我增开三个商埠,结果现在就出现了,新增加的这三个商埠左近的边界,就再也没有受到蒙古饶侵扰,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努力发展生产。而整个西北防线,蒙古的侵扰,比照往年也下降了三成。那么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际是不言而喻的。还请诸位自己多多思考。”
只有自己思考明白的东西,才是深刻的理解。灌输给你的思想,终究不是你的。
这种有理有据,用事实而不是空洞洞理论,出来的道理,让明堂里就一片沉默了。
黄矿思考了一阵之后,感觉要是这样延伸辩论下去,自己绝无胜算。因为人家总是用事实来明他的道理的正确,而自己等人,只是用空泛理论,来辩驳他已经证明正确的事实,这是一种悖论。
更何况自己用来反驳他的思想基础理论,就是圣饶微言大义,结果他就拿出一个子贡的故事,就将自己的理论彻底的摧毁了。
这样的辩论,自己还怎么能有取胜的可能?
于是看了眼吕文学。
吕文学立刻就明白了。微微一笑:“今日请吕先生过来,是几位同好,想要欣赏临摹先生的书法,是要想聆听先生的诗词,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吕建也不想和这些书虫们辩论了,因为那很没意思。弄不好争的面红耳赤,反倒伤害了,这刚刚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
正如黄矿心中担心的,吕建正是希望的那样,自己需要身后有一股政治势力支持自己,才能在未来的朝堂上,站稳脚跟步步高升。最终完成娘的夙愿衣锦还乡,整到王侍郎,让当初抢夺自己家产的那些族人,都乖乖的趴在自己的脚下,将当初对自己母子的伤害,加倍的奉还回来。
有了吕文学打圆场,双方都乐意借这个台阶下台。
然后就有学子抬来了桌子,笔墨纸砚。于是吕健就在这明堂之上,大抄特抄后世的诗词。
直到后来的纳兰每次诗兴大发,准备提笔挥毫的时候,他都沮丧的发现,他刚刚想到的诗词,竟然前辈吕建都已经做过了,如果自己再写,那就是证据确凿的抄袭者了。
而真正让大家拜服于地的,是吕建刻意做的一片赋《病梅馆记》。在大家看来,吕建就是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这个,真正契合了上面的那场辩论,这是一种不带脏字的骂人,然而你还不得不承认他的观点,更佩服他那种俯视的高度。
拿着这片文章,看着远去吕建的背影,黄矿苦笑摇头,对朱由检意味深长的点评:“此子将来,要么是大奸大恶,要么是大忠大义。正如他在大街上,看到魏忠贤那恢弘的仪仗的时候,的那番话:‘若不九鼎食,便做九鼎烹。’啊。”
“那先生认为,此人该如何驾驭,才能成为大忠大义呢。”
黄矿再次苦笑:“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更不知道这下,最终谁能驾驭得了他。”
“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黄矿想了再想,最终给朱由检两个字:“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