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乡试在即(1 / 3)
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是秀才身份,这次考试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了乡试就能中举,也就意味着他们真正的步入仕途,开启了辉煌的人生。
赵贤的原生非常聪明,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后来多次参加科考,均名落孙山,以致耗尽家资,一家人穷困潦倒。
这次伍房书院参加乡试的学子有二十多个,大部分学子都是冲着书院里几位名师,慕名而来,在此苦读。
这些学子在参加乡试之前,还必须参加科试,以获取参加乡试的资格。
今年乡试,本村也有好几人参加,他们都是在这两年来取得了秀才身份,年龄都不大,其中欧阳南只有十一岁,是所有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书院的先生对他寄予厚望。
欧阳南刚到水仙村时只有八岁,转眼已经过了三年,几年来欧阳南非常用功,他立志做个有用之人,报答赵贤。
今年是棉花推广的第二年,种植范围非常广,此时已到棉花采摘季节,村民将采摘来的棉花晒干后,送到纺织工坊,那里设立了棉花收购点,有专人负责收购。
由于官府出台措施,规定棉花推广期为三年,期间不征收任何赋税,所以庄稼人种棉的积极性非常高,卖棉所得归种棉人所有。
当时一亩地棉花能采摘一百多斤,如果种植四五亩地棉花,除去种植费用,至少可挣得十两银子。
当时的十两银子,在农村里,娶两个媳妇都没有问题。
实际上,水仙村大部分村民都有点钱,周围十里八乡的女孩,哪个不愿意嫁到水仙村,只要是水仙村的后生,娶个媳妇并不是难事,也无需花钱。
十多天的农忙终于过去,此时已进入立秋时节,白天还有点炎热,可晚上要好多了,也没有之前那么热了。
几天之后,学子们参加了科试,以获取参加乡试的资格,科试非常残酷,有一大半秀才没有通过,即便这样,伍房书院今年参加乡试的学子也达到了十人。
一个书院能有十人参加乡试,是很了不起的,在当时,一个县能参加乡试的名额,只有二三十个,而伍房书院就占有十个,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
科试之后便是乡试,古代的乡试一般在凉爽的八月进行,一共要考三场,分别在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天进行,连续要考九天。
考试期间,考生们只能单独的待在号房里,门被锁上,吃住都在里面,考完试后,才被放出。
不仅如此,考生们进场之前,还要经过严格的搜身,以防止他们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