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公元前2800年(1 / 6)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个乌鲁克城都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城中的空地早已全部被征用为作坊或者是营房。除了从邻近的城邦征召而来的“民夫”之外,在农闲时节,连乌鲁克的农夫和牧人也都能摇身一变,变成搬运工人、锯木工、木匠、编绳工人、铜匠学徒,甚至是普通的勤杂工。
从幼发拉底河上游源源不断地运到铜矿石和锡矿石,一旦抵达乌鲁克,就会立即送去冶炼场。在那里,矿石被挑拣、熔炼,注入陶模,铸成生产出用于筑城的各种工具,锤、斧、锹、钎、凿……
幼发拉底河边到处是澄清后堆放着晾干的陶砖砖坯。陶砖窑日夜不间断地吐着黑烟,烧出的每一块砖都会由经验老到的匠人上下左右地都敲一遍,不合适的会直接被敲碎,用石磙子碾成齑粉,送到城外去铺路。
绳子也是一样,编织绳索的作坊多了铁面无情的监督官,任何一枚编织而成的麻绳都有办法追踪到每一个编织的参与者。但凡有问题的麻绳都可能导致严厉的惩罚,毕竟筑城民夫们的性命可能都悬在这一枚工具或绳子的质量上,谁也没有胆量掉以轻心。
后勤原本是由男人来负责的,后来很多女性站出来,向忙碌的男性同胞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热乎乎的面包、香喷喷的炖肉,总是配合着啤酒和清水源源不断地送到营地。所有的物资调运支出都由神庙的圣倡在旁记录与监督,完全没有出错的机会。
但这些都不出奇。
最出奇的是,乌鲁克人竟一个个都动力满满,觉得“这不是王要做,是我们自己要做的”。
开了一次乌鲁克的“市民大会”之后,他们就全都变成了这样。
外来的民夫们非常不适应,毕竟他们是被“洗脑包”狠狠洗过一番之后才抵达乌鲁克的。
但是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乌鲁克人为确保施工安全所做的各种措施,亲眼见证了因为忽视规章官员被当场革职,也见识到了各工地上各自铆足了劲儿暗自比赛,一定要把伤亡人数控制到最低最低的拼劲儿。
“洗脑包”终于渐渐褪色。
此外,在乌鲁克服役时间最长的一群民夫们被通知了“返乡计划”。
这批离乡已久的民夫们得到了“回家看看”的机会,他们可以选择永久返乡,也可以回乡之后再回来。结果多数人选择了回乡之后再回乌鲁克,甚至还有人表示,想要拖家带口把家人全都带来,在乌鲁克安家——
他们也确实有这个机会,因为乌鲁克的王已经宣布了:筑城满三年,从未犯过过错,外来的民夫,将有机会获得乌鲁克的“自由民”身份。
这个法令的颁布,彻底粉碎了“洗脑包”,令乌鲁克成为了令人向往的目的地,拦都拦不住。
乌鲁克的城墙,就在人们饱满的工作热情之中飞速地建了起来。
在这繁忙的筑城工程中,每天都可以见到王和他的朋友——
是的,伊南就这样被吉尔伽美什拖着,陪伴在王的身边。他俩像是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密友,日常作息几乎完全同步。除了经常会被神庙的圣倡们叫去“换衣服”之外,伊南几乎没有离开吉尔伽美什的时候。她陪伴吉尔伽美什的时光甚至远胜于王的爱宠,小狮子哈基什。
毕竟伊南每次想要溜走,都会被王提溜着后领提回来,而且王会理直气壮地问:“你到底讲不讲义气?”
伊南:“我讲,我讲……我很讲义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