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2 / 9)
赵老汉一家没有一亩地,就靠给裴家收拾赚口粮,怎么可能不稀罕地。
就是家里没几个钱,还得供孙子读书,哪儿有闲钱买地。
赵老汉任劳任怨去做水车,各家有各家的过法,李老头就擅长做木工,三个儿子给他打下手,每月还能接两个大件,日子可比他们两家滋润多了。
要不赵家去卖饺子,徐家眼热可李家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就是因为有底气。
水井的转轮就是李老头打的,顾筠算是半个主子,李老头也不好收钱,要了几个铜板了事,不过裴殊让做的东西精妙绝伦,若是他一个人指定做不出来的。
做完他把图纸原封不动还了回去,继续琢磨柜子,他家老太婆嫌他不会变通,图纸摆着,你多做几个卖出去,还愁不赚钱?
李老头道:“咱们清清白白的,哪儿能做那种事,再说了,图纸是东家的,不问就取那是偷。”
李婆子指着老头子的鼻子骂道:“那你也不看看赵家徐家,都跟裴家打交道,你成天傻坐着,连着儿子也跟你一块儿,能赚啥钱。”
李老头一手木屑,“这是东家的,做不做得问过东家,我哪儿能做主,咱家不少赚钱,可没短你吃喝……”
李婆子更气了,谁不稀罕钱,那可是好东西,裴家就算从京城来的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里也是攥着钱的。
咋就四六不懂,一门心思整这点破木头。
她拧着李老头的耳朵,“那你去问问,这个能不能做着卖!”
李老头应着知道了知道了,手脚上动作慢腾腾的,要知道慢工才能出细活。
可他那老婆子不管这些,看着赵家赚钱就眼热,李老头慢悠悠地去裴家,问了问水车的细节,赵老汉中间传话,难免漏了,有几处他得确认一下。
庄子里民风淳朴,顾筠接手庄子有几年了,这些人的性子不说摸透,也有五分了解,虽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但大是大非上不会错。
若是李老头去和顾筠说,顾筠兴许问一嘴,可裴殊,连媳妇心里想什么都猜不出来,怎么可能透过满脸沟壑猜一个老人想的是啥。
李老头问完裴殊就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去了。
这么一放就到了五月中旬,棚子里一堆事,那些白菜青菜都能吃了。
别人家菜都长老大,而裴殊种的正是青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