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1 / 9)
*
在古代靠抄家致富是个很天才的想法,就是有一个缺点,这法子仅限皇帝一个人用。
不管条件有多苛刻,有人能用就行。
苏景殊知道清朝的雍正皇帝被称为抄家皇帝,说是康熙朝后期康熙皇帝对待官员过于宽仁,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纵容皇亲国戚各级官员贪污挪用国库存银,所以雍正皇帝登基后直面的就是这么一笔烂账。
他们仁宗皇帝不是后期过于宽仁,而是从始至终一直没严过,可想而知,大宋的财政危机比雍正皇帝登基时更严重。
雍正皇帝能用的法子他们官家也能用,再说了,这只是拿来应个急,等西北稳定下来还是还是得先整顿吏治。
天下不大治,失在于任人,这句话他们已经说累了,所有推行下去的新法都要担心地方官的能力以及人品,一次两次还好,长此以往肯定不行。
官场肯定是要整顿的,至于怎么整顿还得上头的大佬们说了算。
变革这种事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很困难,从下往上难于上青天,相比较而言还是从上往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老王推动新法从理财入手,后世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离你”,可见这活儿的难度有多高,用人这方面不能让老王大权独揽,不然太容易出问题。
朝堂的权力制衡很容易导致党争内斗,但是没有制衡一家独大更不行。
问题交给大佬们,他只管出馊主意。
和老王的馊主意一比,他的主意好像也没那么馊。
毕竟抄家应急这种事情真的有成功的,最后挨骂的只有皇帝,而老王那法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后被折腾的却是全天下。
为了全天下不被折腾,只能委屈官家挨骂了。
地方官搞钱的手段很多,苏景殊刚到登州就赶上包大人办大案,后面顺藤摸瓜清理登州官场时全程惊叹没听过直接长了大见识,要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官场上有那么多搞钱的门道。
政策有问题,自然少不了钻政策漏洞的蛀虫。
大宋的财权分配是这样的,地方先收税,收完税后做个粗略的预算留够地方自用的钱,剩下的全部上交中央。
唐末地方割据政权带来的阴影太大,大宋为了不重蹈覆辙于是从各个方面来堵死地方造反的路。
不过虽然朝廷有明确规定每年收上来的赋税留够地方自用其他全部上交中央,但是没规定地方自用是多少,地方送上去的预算方案朝廷也没法一个个的核实,时间长了肯定有胆大的官员上下其手。
朝廷之下路、府州、县三级,每一级都能钻空子,官场的关系网比蜘蛛网还复杂,时间长了想管都不知道从哪儿入手。
到真宗年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大概是连年征战缺钱了,朝廷终于想起来给赋税制度打补丁,直接规定各地自留赋税占几成上交中央的赋税占几成,不给地方留那么大的弹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