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徽商(1 / 3)
黄山脚下离茶园最近的镇,名为西递镇,也就是江四娘租的宅子所属的镇。
镇子清幽雅静,来往的车马不多,都是些镇上和附近村子的人。
许是因为这西递镇并非徽州茶种植的重点区域,并没有什么慕名而来的商队。
就连正经的茶馆都没有,只有些零散的茶摊,供过路人歇脚、止渴。
江吟背着手,边走,边提议道:“往后咱们倒可以在这儿开个茶楼。”
别看只是个小镇,路过在镇边歇脚的人可不少。
而且,镇上也有不少有钱人。若是多花个几文钱,便能享受更好的待遇,相信很多人都是愿意的。
江四娘笑道:“这年头大家都不好过,若是大伙儿都能挣到钱,铺子的生意更不会差了去。”
不知道想到什么,江四娘轻笑出声,随即面露赞赏道:“不过,徽州人倒是聪明。这些日子,我瞧着遍地都是做生意的。
不管是路边摊贩、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是外出的商队。能做的、能挣钱的,他们都会去尝试。”
相比巴蜀的安逸舒适,徽州这边生活更为紧张,这也是因为徽州特殊的环境因素造成的。
巴蜀之地的粮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还能有富余往外卖。
但相反,徽州这个地方确实极度缺乏粮食生长的条件。
首先地势上‘咸有溪山之胜’,不利于雨水的储存,缺乏灌溉水源。
其次,气候常年不稳定,降水不均,不雨易枯,骤雨则山涨暴,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还有土地贫瘠等,都不利于靠天吃饭的农户生存。
?另外,徽州地区还面临着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因着徽州属于山区,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所以土地资源匮乏。
但人口不断增长,导致徽州所产的粮食,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徽州人除了种地外,还得另谋生路。而从商,便是一条有利可图的出路。
商无大小,只要能挣到钱,便是一条好出路。即便商贾地位低下又如何,人活一世,首先还得考虑饱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