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却道天凉好个秋(3 / 4)
刘盈强行压下鄙视他的欲望,只是重重点了点头。
毕竟,铧式犁在汉中大放异彩的时候,刘邦忙活着死磕章邯、项羽,一直都没有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
嗯,就算是有他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过去……
而卢绾则不同,他虽然也厌恶干农活,但为了从刘太公那里获取父爱,很多时候都会住在刘太公那里。
自然而然的,也就知道了这种大面积出现在关中汉中和巴蜀的新式耕犁。
卢绾鄙视的看了刘邦一眼,继续说道:“我进城前四处看了看,恍惚间有了一种感觉。燕国,好像一直停留在周朝年间……”
刘盈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嗯,我也有这种感觉……有些地方,甚至还在用井田制!”
所谓井田制,就是将一块土地分成九分,最中间的那一份是官府的田租,百姓耕种的时候,需要将最中间那块田地的产出作为田租交上去。
井田制的年代还没有土地私有这种说法,耕种土地的农民,其实都是佃农。
所以大家就都是糊弄了事,反正只要保障周围八块地的收成,中间那块地,只要不颗粒无收就好……
但官府,也就是各级封建领主也不是傻子,田租收入减少,那就巧立名目,增收各种苛捐杂税。
于是底层农民纷纷破产,逃离生活了许久的家乡。
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苛政猛如虎。
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晋国率先开阡陌,允许私人拥有土地,废除井田制,不再收取中间那一小块的田租,而是按照土地拥有者的总收入征税。
这样一来,看上去百姓负担更重了,但如果没有各级封建主的层层盘剥,其实负担并不重。
只是井田制这种旧制度,却被姬姓血统纯正,缩在角落的燕国继承了下来。
也因此,在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的大争之世里,积贫积弱的燕国自然就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秦灭燕国之后,试图将自己在关中摸索出的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过来,但受限于交通以及生产力的因素,最终徒劳无功。
嗯,主要是秦国存在时间太短,以及始皇帝大兴土木抽调了大量的壮丁。
所以燕国这片沃土,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