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同意(2 / 4)
穆钦冷声问向王尚书:“王尚书为官已有三十余载,想必不会不知道这句话是何意思吧!”
王尚书不自在地说道:“自然是知道。”
“国家兴兵而贫困的原因之一在于长途运输粮草消耗的人力物力太多。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驻扎军队的地方必定会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就会使百姓财力枯竭,国家财力枯竭就会加重百姓的赋税和劳役。敢问王尚书,军队节节败退、边关接连失守、百姓流离失所、赋税劳役严重,这些问题是继续战争可以解决的吗?”
开元殿里穆钦的声音回荡,朝臣中无一人敢说话。
王尚书翻了个白眼,不理会。
穆钦看向陛下,磕头说道:“陛下,臣此言并非让我朝永远求和,而是要有一个缓冲的机会,继续训练兵士,提高作战能力;让流离失所的百姓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这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闻言很是动容,觉得甚是有理。
“丞相请起。朕并无质疑你的意思。既如此,此事就交由丞相负责吧!马虎的人,朕可用不起。”
朝臣面上不动声色,却都明白陛下是在警告。王尚书的身子抖了三抖。
“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穆钦弯腰,朗声说道。
司天监内,沈樾正坐着和他师傅喝茶。
“据说今日穆丞相又大权在握了?”司天监监正品了口茶,好奇地问道。
司天监监正自称叫安隅,没人知道他的原名叫什么。他是个性情懒惰、与世无争的人,不想天天上朝,就让自己的徒弟代着去了。
旁人都知道他的性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嗯,求和一事归他了。”
“求和?”安隅很是意外,随后笑笑说,“这么多年总算有个明白人了。”
沈樾看着他也笑了。
“我们的劫要过去了!”
夜晚观象台上,安隅认真地观测天象,沈樾仔细地将数据记录下来。他们都在等着陛下的到来。
“安爱卿,国家的运势如何啊?”陛下问道。
安隅和沈樾看见陛下后行了礼,安隅欣喜地说道:“恭喜陛下,是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