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辽地开始的变化(1 / 3)
来到这个世界,姬康认为现有辽地乃至燕国的经济模式,根本上还是采用的小农自由经济发展模式,生产能力极其低下。
以姬康前世的所知的知识,这样的经济模式必须改变。
那就是以政府为主体,各级郡县官府必须在君侯府强有力领导下,团结在君侯府的周围,通过官府的指引以及大规模的组织等手段,来发展生产,提升经济。
武成王七年三月,辽地两郡正是农耕春播时间,整个辽地一片欣欣向荣。
但许多百姓都明显地感觉到辽地改变了许多,而自己也忙碌了许多。
没想到官府能把匪帮一扫而空,让世世代代都受匪患祸害的辽地百姓,感到如做梦一般,再也没人叫他们交保护费了,大媳妇小姑娘也敢公开上街,田地耕作了。
而在辽地的流民,现在官府主动给他们登籍造册,安置房屋,分发土地。
山区偏远的诸多胡人部落,看到这次官府所派来的人,不是象往年那样驱赶他们。
而是给他们登籍入册,将他们变成燕国的正式民众,并划分村落,分配土地。会种地的官府给他们曲辕犁,不会种地的,则让他们继续放牧,并收购没人要的羊毛,而且价格给的不错。
以前被官府劳役,需自己带衣食,官府分文不给。现在不了,现在从事的劳役,官府给你发放钱财。出力多的干的好的,就拿的钱多。
而且百姓们也都知道,这个修的路,开的渠其实都是对他们自己有好处的。
随姬康一起迁移来辽的李勇,被安置到了辽西郡乐亭县的一个村落——新庄。随着李勇安置的还有一千多人,二百来户。
来这里后,看着自家独立的院落,虽然陈旧但明显被整修过房屋、围墙。一家人就热泪盈眶,这就是自己今后的家了。
乐亭县官府,按辽城君姬康亲自制定的《流民安置律令》,给每户流民家除必要的农具外。还必须发放,今年到秋收前所必需的粮食、农耕的种子、以及随后的曲辕犁,更分配给流民按人口每人二十亩的荒地。
李勇一家一下子就得到了一百亩的荒地。看着自己的田地,虽然覆盖大雪,但一家人都充满了干劲。等二月大雪刚化,一家人就起早摸黑,开垦耕作起来。
而像李勇一家这样的农户,在今年的辽地两郡比比皆是。
襄平城,君侯府秘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