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在稷下学宫的邹衍(2 / 3)
清晨的稷下学宫,凉风习习,难得让人感到一丝清爽。
学宫外是一大片葱茏油绿的田畴,而此刻有两个老人正漫步在这田畴小路之中。
其中一个五十多岁,身体略胖的男子正在对身旁的老人说道:“邹衍兄,燕国如此待你,你还要相信剧辛的话,要去燕国么?难道你在燕国得到的教训还不够么?”
这位说话男子的旁边的老人,额上镌刻着皱纹,两鬓夹杂着银丝,虽已六十出头,但亦然显得非常儒雅俊朗,正是被姬康和君相剧辛念念不忘的邹衍。
听到五十多岁男子的话后,邹衍停了下来。
看着不远处的稷下学宫,摸着自己已经发白的胡须,缓缓说道:
“仲连兄,让我不信任人很多,但不包括你和剧辛兄。剧辛兄谨慎细心,吾与剧辛兄共事多年,还是比较信任剧辛兄的。”
然后转过身来,面朝北方,对鲁仲连说道:“昭先王去世前,嘱我看护好燕国,但老夫无能,愧对昭先王所托,老夫……老夫有愧呀!有愧呀!”
怎能忘记当年初到燕国时,那位年轻的君王,亲自抱着扫帚为自己扫地,怕尘埃落到自己身上的场景;
怎能忘记自己在批阅政事时,那位年轻的君王悄然进来,亲自为自己倒水,侍立一旁的场景;
又怎能忘记,那位已经变得不再年轻,头发斑白的君王在病逝前,亲握自己的双手,嘱托自己看顾燕国的场景。
忘不掉呀!真的是忘不掉呀!
看着语带哽咽,已然泪流满面的邹衍。
做为邹衍多年好友的鲁仲连,也深知自己这位挚友内心的牵挂。
叹了一口气,感慨地对邹衍道:“这位剧辛信中所说的公子姬康,真的有他所说的那么好么?别忘了,这位姬康公子还是个七八岁的稚嫩孺子呀!”
邹衍摇摇头,对鲁仲连说道:“现在中原大地,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天地感应,而出妖孽聪慧之人,以救苍生,不足为奇,这也不正合我道家之述么!”
“更何况,从剧辛所来得几封信中可以,这位公子所做之事,确为精彩艳艳。建造学堂、招募流民、建库开渠、开荒建田、兴办产业等,许多都是我和剧辛他们想做都做不到的呀!”
“而以幼稚之躯,却书写下《少年燕国说》,更能看到其志呀!这真乃天佑燕国呀!”
“仲连兄,我意已决,此番前去燕国辽地。看辽地是否如剧辛来信所说,如是,老夫愿凭残躯之身,辅佐这位公子;如不是,老夫再回归故土,埋土乡梓,再不问天下诸事。”
鲁仲连见此,也不再劝,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