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国战(六)(1 / 3)
高唐城的军议会议结束之后,胡归良与自己的卫队返回城外第三军的驻地。
第三军按军令,马上要奔赴聊城一带。
军令如山,又至此大战来临,胡归良不敢耽误。
此时,从辽东郡开拔过来,由准将马良带领的辽东郡预备一师,已经进驻到范城。范城令宋绍,此时已经带领范城的乡绅,迎接出来。
对于燕国的军政体制,做为准将的马良是非常熟悉的。
在这个时代,中原各国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占领一座城邑容易,但是治理起来,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只能依靠当地的大家族来治理。
大家族一般都只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墙头草”居多,想让他们真心实意来帮你,等着吧!所以要真想让把占据的地方理顺,最少需要十年或数十年的时间。
燕国则不同,从辽地开始,对于新占之地,燕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律令来加以治理。不但是军队参与,朝堂的各部乃至地方各郡县,都在参与,特别是吏部。
对于新占之地,降官基本上都降级使用,并且调离一半原官员,到其他地方任职或到学院学习,留任部分真心投靠燕国,熟悉当地状况,没有什么家族背景的官吏为副职。
而燕国事先准备好的、有地方治理经验的一套官员班子,则随同大军马上进驻本地,依托军队,开始对本地进行治理。
这样一来,一般只需半月,就可平定掌控新占据的城邑。
这么多年执行下来,这套非常高效的制度更加完善。用阁相鲁仲连在齐地的话来说,就是“自古以来,未有之策矣。”
辽东郡预备一师进城之后,师长马良在县令宋绍的陪同下,视察了范城。
范城是一座不大的城邑,城墙是夯土修筑,与帝丘乃至高唐等城相比,可以说是简陋之极。西与帝丘的卫城城邑戚城相邻,北部接壤赵国,东靠济西郡,南部是魏地占据的陶邑。
昌国君乐间所率的大军,在占据了范城之后,没有在此地过多的驻留,对于范城城邑也是让工兵简单修筑了下,就挥师西进。
但是此时,随着燕国主力与联军主力,即将在帝丘城下展开会战,范城的地理位置就处于了一个十分重要位置。此地,是燕军前阵主力联系后方的唯一通道。
目前来看,范城周边并没有过大的威胁。北边廉颇率领的赵军,意图进攻高唐;南部陶邑的魏军,更是很少,没有北上范城的能力。
燕军能让一个预备役师驻守范城,可谓是对范城相当的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