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代赈(3 / 4)
允初眼前一亮,伸手抱住黛玉,“我怎么没想到!黛玉你真真聪明。”
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黛玉心思活泛,又加了几句,“咱们是要在京外待许多年的,需要的也是不一样的学识,若是皇上不答应怎么办?”
这倒是没想过。
允初将她松开,“若是皇兄不答应,我们便聘夫子,也聘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做夫子,我们学不会就买一些聪明的仆役,让他们去做事。”
“那现在可以聘会修路的人吗?”黛玉想到上午被王嬷嬷抱着走的那段路,若是再有人病了,连出村的路都没有,便要病死了。
“去问问。”
二人都是行动派,立即问了驿站的随从,宫中的太监宫女自然不懂,侍卫们也不学这个,倒是赵平安在一旁烤火听到后表示自己幼时修过路。
他不懂修路的章程,只隐约记得如何修,要用刀斧开辟出道路,用草药煎煮的药水铺撒防止野草再生,再用大石铺设路面,最后用沙平整路面。
允初一听,粗略算了一下,也无需多少银钱,怎么连路也没修出来。
“王爷有所不知,除了官道往来行人众多,其他路或许只为一村一户,算下来所需银两过多,劳力过多,得不偿失。”
简而言之,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性价比不高。
赵平安说着也连连叹气,“修路多是强征徭役,冬日地面冻结,药水无法渗透,春夏秋又值农耕,若是皆去服徭役,那地里的庄稼也就无人料理采收……”
无粮可交税,又必须交税,是要出人命的。
“难怪如此困难。”允初也想不出法子,如今农耕有工具,多数还是靠人力。
“那就没有办法了么?”黛玉不太了解这些,直觉告诉她,是有办法的,怎么可能必须只择其一呢。
“也有的。”薛帆在一旁道,“去岁臣在巡查时见过某地水涝之后官员以劳代赈,就是在赈灾粮送到之前,召集百姓挖渠排水劳动者有粮可食,男女老幼皆如此。不能吃饱,却让百姓饿不死,也能抢一些受灾不重的粮食。”
最重要能让百姓无心思考别的,不会受人蛊惑以致造反身高乱。
这些便不能与他们说了。
“此法可用于青黄不接时百姓耕作之余。”赵平安瞬间顿悟。
青黄不接是指庄稼还未成熟,粮食已经吃完的时候,这时间也是百姓相对闲暇,又吃不饱的时候。
“若在此时有银钱粮食,想必修路也不是难事,更甚要挖渠也有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