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晋江独发(1 / 3)
第21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都属于奴隶制法律,常以习惯法为主,“刑”偏向杀戮,古代等级制度严苛,能够下达训令的都是当权者,当时律法对当权者留有优待。
战国时期,律法的制订更加全面,出现了封建时期系统的法典——《法经》,以刑为主,维护的也是封建统治。
秦国时期,商鞅将《法经》带入秦国,改法为律,推出秦律,付诸实践,并将其中的律法在秦国推向极致,把“刑”观念推向一个极端,形成了独特的秦法文化,也是后世称为“苛秦”的一部分原因。
秦朝时期法家独大,演变后世,“刑”开始向“法”过渡。则形成:以儒家作为内修,法家作为外治,两者相结的治国要点,在隋唐时期形成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老祖宗的任务对于林月华来说有些为难,但也并不是那么为难。
虽然作为一个历史生,对于详细的律法茫无所知,但历史书中记载流传着各国大致的法律演变,她稍微规整一下,给老祖宗提供一个借鉴也是可以的。
这些知识在林月华脑中生根,提取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林月华索性窝在房间内两耳不闻,等提交任务成果后,林月华再出门时,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
此时,因那篇《懦夫论》引发的舆论已经铺天盖地的袭来,又掀起了层层浪潮。
林月华走在街道上,所行之处人手都有一份报纸,有人啧啧称奇,有人怒发冲冠,更有甚者怒丢报纸,半响又喘着粗气将报纸捡回来,一边怒骂“不可理喻”,一边瞪目查看。
被那张报纸堵住去路的林月华:……
还没等林月华理清头绪,走到报社附近的路段,愈发摸不着头脑。
只见报社百米处便已经人山人海,却鸦雀无声。众人之间相隔一米,互相接触的视线中带着明显的戒备和怀疑,皆是怀中鼓鼓,似乎揣着什么宝物。
报社中远远地传来一声“下一个”,人头攒动,缓慢谨慎地向前移一个身位。
林月华沉默半响,默默掉头走向报社后的那条街道,从不起眼的小门进入报社。
比起街道上的诡异,报社内倒是有了些许人气,社员忙忙碌碌,收稿和售纸的柜台隐约有交谈声响起,但比起林月华离开那天,还是太过于安静。
眼里露出明显的困惑,林月华拦住一位社员询问纪子昂的位置,得到答案低声道谢后,林月华走到二楼审稿室。
刚打开门,积雪一般的白纸便映入眼帘,极速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一股脑地涌入耳朵。
林月华定睛一看:白纸高高地垒在屋内,只在中间留有一道供人进出的小道,小道尽头也是满目的白,林月华犹豫半响,最终还是抬脚踏入这间“纸屋”。
小道像迷宫一样七拐八绕,每经过一个转角,都能听到沙哑劳累的叹气声,让林月华有种误入恐怖迷宫的错觉,虽然坚定的唯物战士无所畏惧,但林月华还是不自觉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