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一章:又见因果(1 / 4)
金国的内乱马上引起了周边地区的反应。
天会十三年冬,在金国北方的蒙古族人突然起兵反叛,攻打金国。
在大辽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里,蒙古人虽然名义上是契丹人的藩臣,却一直都是辽国在北方的主要边患。
契丹人经常进入宋地抢汉人,而蒙古人则屡屡闯进辽地抢契丹人,这种情况构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
只不过,这时候的蒙古人分散成很多个部落,没能凝聚起族群的力量,所以只能占些小便宜,没能对辽国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在金国灭掉辽国的同时,也接收了来自北方彪悍的蒙古族各部落的边患。
金国灭辽的时候,曾经向蒙古人借兵,并向蒙古人承诺了种种的好处。
只不过,在女真人胜利之后,并没有兑现与蒙古人的“元约”,从而埋下了女真族人和蒙古族人矛盾的种子。
如今大金国内乱,蒙古人闻讯出兵,掀起了蒙古和女真两族交战的开端。
虽然这次蒙古人的出兵以失败告终,但是,星星之火已经点起,随时可以都可以发展成为燎原的态势。
在天会十三年,还有一件小事发生了,这件事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任何的回响。
但是,这件事情确实南宋汉人的一个耻辱。
太上皇帝徽宗天子死了。
老皇帝发烧兼咽喉肿痛,没有药吃,只好私下服用当地的草头方子。
这些草头方子可能对当地的百姓有效。但是老皇帝身娇肉贵。抗不住药性。就这样死了。
本来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之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问题是,那些可恶的女真人居然将徽宗的尸体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
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而且用这种灯油点的灯特别光亮。
《宣和遗事》记载道:宋绍兴五年。经夏及冬,上皇疾甚,不食旬日,不复有药。彼中疾着,止取茶肭子啖,即愈。帝亦进上皇啖,味苦,及下咽喉,辄成疮疾满腹,帝自土坑中倾视上皇。则僵踞死矣。帝呜咽,不胜其恸。阿计替勉帝。可就此埋藏。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投州石中……随即护人已白宫中,乃引彼土五七人,径入坑中,以木共贯上皇而去。帝号泣从之,直至一石坑前,架尸于其旁,用茶肭及野蔓焚之。焦烂及半,复以水灭,以木杖贯其尸,曳弃坑中。
纵观起来,徽宗赵佶可算是中国皇帝中下场最惨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