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平抑粮价 四(2 / 2)
冯知府也算是个机灵人,眼珠一转就想到一个好去处。“陈大人您还不知道吧。我归德府宁陵县知县黄怀才贪墨赈灾银,导致宁陵县存粮不足,下官心急之下,只能动用手头这最后一点存银暂且购买粮食了。”
“呵呵呵。”陈骁乐不可支,这些人还真能编的。一见如此,冯知府也尴尬的笑了起来,还道是又被自己侥幸蒙过了一关。
“大胆冯双新,这个时候还敢说谎,来呀,给本官拿下!”陈骁脸色一变,指着脸上笑容犹未散去的冯知府喝道。
冯知府一惊,直到被人擒住双臂才反应过来,急道:“陈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哼,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说着,陈骁从怀中掏出一本帐册递到了冯知府面前。
一看他手中这玩意,冯知府顿时就蔫了下去,这不是别的,正是第一次贪墨那些银子的时候,自己留下的一本私人账册。上面清楚的记载着分发到各处实际赈灾银,以及胡应嘉许诺给自己和手下那些人的分成。之所以要这个,那也是万不得已,要是手中没定东西抓着,很有可能最后被胡应嘉摆一道,这样他也好独自把那笔银子私吞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本自己藏匿在卧室的账册竟然落到了锦衣卫的手中,难道自己身边出了叛徒?
不过陈骁这时候可没功夫和他解释这件事情,现在拿了冯双新,下面要做的就是将那些涉案的官员全部拿获,而后快速取得对胡应嘉不利的口供。
胡应嘉官场沉浮近二十载,做的又是平日里专挑别人毛病的御史官,反侦察经验可谓丰富。有了他这么一个好领导,手下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才,做起事来毫不拖泥带水,就连锦衣卫中的办案高手亲自出马,也没有抓到他的主要证据。
而且就像冯知府想的那样,最后一次做账无意中救了他一命,要是没有更加有力的证据,最多只能算作是挪用朝廷拨付的赈灾银。
京城中的欧阳敬之可是这厮的顶头上司,而欧阳敬之又是徐阶的人。事发之后肯定会帮着胡应嘉在朝堂斡旋一番。最起码也要保住他的性命,更甚者连官职也不让他丢,也好给手下其他官员一个心理暗示,看看,这就是跟着徐老大走的好处!
要知道朝堂之上一旦官员们全部联起手来,就连皇上也得让步。所以要把这件案子办成一件铁案,就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胡应嘉是贪墨赈灾银而不是挪用,只有这样才会在让徐阶欧阳敬之一流无力翻案!
这边紧锣密鼓的审理着一众落马官员,开封的急信就飞到了府衙。来人可不知道归德府已经出了大变故,拿着信就跑了进来,“知府大人,胡大人急信!”
腿脚麻溜得跑进府衙,喊完话才察觉出不对,怎么这么多锦衣卫啊?
这时正在正堂审案的陈骁听到声音也走了出来,“呵呵,胡大人的来信?不错,本官就等着这东西呢,快些拿过来。”
左右几名锦衣校尉也是冷笑连连,搓着手掌就把信使围了起来。“咕。”艰难的吞了口口水,信使很识相的把信掏了出来,自己只是个下人,就算是东窗事发也没自己多大干系,没必要跟着陪葬去。
“嗯,胡大人打得一手好算盘,这两天粮价都五百文钱了,他还好意思按一两二分银一石入账,正是够厉害的。”陈骁扫了一眼信件内容自言自语道,接着拿着信走了进去。
惊堂木一拍,对着整整一天一夜都咬定自己和胡应嘉没有什么联系的冯知府喝道:“冯双新,你说你和胡应嘉没有来往,对于赈灾银的具体去向也不清楚,那这又是什么?”
说着,把信交给身侧一名下属,要他拿给冯双新去看。
原本就提心吊胆的冯双新一看其中内容,立刻瘫倒在地,这次可真是完了,这封信把所有东西到涉及到了。胡应嘉这混账玩意儿,竟然让自己立刻把他在归德府各地的存粮运到受灾县城,另外再彻底把账面作平。就这一下子,自己便牵连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