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1 / 10)
“右仆射,科举的弊端,我曾经多次向你说过。我们虽是士族,但我们更是百姓的父母官。人的变迁,阻碍了寒素子弟的入仕,我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令寒门出贵子的景象,蔚然成风。太宗皇帝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也觉得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去做,后世迟早有人做。当年孔子有教无类,强调个人的责任,但当今士族多以家为大,无数人才被埋没,是宰相们的过错。”
“今年因战事,不进行科举。但我相信今年一定可以平定叛乱,明年秋天要开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举。”
“除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武举等,我要再开秀才、缉捕科、医科等最少十科,其中进士录取不下于一百人。誊录制度和糊名制度下,不论士族、小姓、寒素,唯才是举。”
“右仆射要早点拟定文书,将消息下达郡县,为天下文人士子所知晓……”
李瑄又向李岘说起科举之事。
隋朝的时候科举只向士族开放,升斗小民无门路。
大唐建立后,科举虽逐渐走向成熟,但还远远没有到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地步。
整个大唐,科举为官只是很少一部分,官吏们多门荫入仕,一代代为官,形成权贵之家。
即便是科举,也有七成的士族及第,剩下小姓两成,寒素一成。
平民出贵子是非常难的。
实际上,在李瑄天宝六载拜相的时候,开展誊录制度和糊名制度,寒素及第,大比例上升。
但这种随着杨国忠拜相又被破坏掉。
杨国忠的儿子不学无术,竟然进士及第,成为天宝年间继“曳白”、“野无遗贤”后的又一笑话。
在李瑄看来,糊名制度和誊录制度是必然的,否则阅卷官会仅凭借一个姓氏加不少分。
李瑄已经将进士及第的成绩,作为吏部铨选后为官的品秩。
如第一名状元及第,最起码会授与正六品官职。
第二名、第三名为从六品官职。
除去前三名外,才划分进士第一等、进士第二等、进士第三等。
每一等为官后所获品秩不一样。
“秦王真要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吗?有的商人巨资万贯,一旦他们的子弟进士及第,很容易收买上官。”
李岘沉吟片刻,向李瑄说道。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商人卑贱,是根深蒂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