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七 号角(二)(2 / 3)
“德国?”张顺看了眼李强,四道目光同时投到了段飞身上:“德国撑不住了?”
“撑不住到不至于,不过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段飞毕竟长期在总参走动,比两人多知道一些事情,所以娓娓解释起来。
原来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纷纷加入协约国后,德国西线的压力暴增数倍,虽然之前新华包围了西西伯利亚数百万俄军,又迫使俄国增兵乌拉尔山,基本缓解了他们的东线压力,但西线依然是个大问题。
协约国目前在那里集合了近四百万大军,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德国虽然做出了应对,也从东线抽到了五个军,还再次进行了动员武装起了五十多万军队增援西线,但仅靠一国之力对抗数国压力实在是太大,原本他们想让奥匈帝国也派兵至西线计划已经流产,因为意大利拖住了奥匈帝国近五十万军队。
更严重是,加利波利半岛战役(或称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泥潭已经让协约国厌恶透顶,很多迹象显示英国已经决定彻底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在那里的近三十万剩余军队去向被各方关注。
德国认为,如果新华不向印度洋施加压力,这几十万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老兵肯定会被用于最关键的西线,已经压力很大的德军形势更加严峻,所以希望新华能够尽早展开印度洋攻势,把这三十多万军队给吸引过去。
另外,一年半的消耗已经让欧洲的几大同盟国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压力,物资和粮食也开始逐渐紧张,所以他们急于打通中东铁路,得到外部输血,从目前进度计算,最晚6月底这条至关重要的大动脉就可以修好。
相反协约国因为直布罗陀会议后美国举国动员,物资和资金得到了保障,已经变得咄咄逼人,根据德国总参谋部和王士珍发回来的消息看,最晚1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就将从西线拉开,如果无法获得外部输血,德国也很难保障能一直支撑到战争胜利。
所以德国已经三番四次发来电报,要求新华尽早拉开西线攻势,一举截断英国最大的外援和人力资源来源地的印度,打通霍尔木兹海峡,将同盟真正的串联起来。
其实大家很清楚,虽然同盟国从数量上也具备了和协约国抗衡的实力,但因为印度洋和两大运河的阻隔,一直就是各自为战,长此以往获胜的可能性就很小,反观协约国,基本上全都在大西洋沿岸,可以很轻易的支援任何一个战区,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不是准备打通俄国线路吗?”张顺问道。
“没那么简单。”段飞摇摇头:“首先至少五月前,西西伯利亚都没有发动大规模战役的条件,而且我们还无法真正控制列宁这股力量,也不知道目前局势下一旦他获得政权后会不会倒戈,再加上欧洲目前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所以在西西伯利亚多消耗一些俄国力量是有助于平衡的。”
段飞的话让两人同时点头,俄国被消耗得越大越好,只有当他们筋疲力竭无法为继时,让列宁上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因为那个时候就算是布尔什维克倒戈,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拼消耗,只能选择彻彻底底的退出战争。
这番讲解,也让两人明白了为何要提早拉开西攻计划。
不过向西的军事行动也并非能一蹴而就,四大重点马来亚、锡兰、孟买和霍尔木兹海峡,协约国几乎已经是层层设防。
马来亚半岛不用多说,拿不下那里西攻就不现实。
锡兰位于印度半岛东南,是最重要的屏障,如果要想走海路进攻印度,这里就是最好的跳板,此外孟买是印度的经济中心,也是协约国印度洋舰队的大本营,而霍尔木兹海峡因为有波斯屏障,本身地理环境也非常艰险,又是协约国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必定会死守那里。”
“段飞,照你看,大概要多久才能打通霍尔木兹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