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还师长安(1 / 3)
黄白城。
宴请天子使者刘艾的宴席正在渐入佳境,如今的关中大抵安定,祸乱关中的两个祸首——李傕出逃、郭汜就擒,李郭二人再不成气候,出席宴会的宾客自然是心头快意、面色轻松,坦然的享受着宴会带来的快乐。
“陛下如今是到了雒阳吗?”刘璋同天使刘艾对饮了一杯后,他明知故问了一句,问起了天子的所在。
天使刘艾点头,他回答道:“去年赖大司马袭扰李郭之后路,使李郭二贼不敢阻截陛下东归的脚步,后面道路上的司州诸将畏惧大司马的威望,是以少有贼寇敢惊扰车驾,陛下的车驾一路向东,安稳的抵达了雒阳。”
“雒阳荒残,士民流离,此间的赋税恐怕不足以供给朝廷,支撑护佑天子的羽林郎吧。”刘璋略带忧心的问询上了一句。
刘艾叹了口气,他回复道:“大司马明见,雒阳之地,前番遭董卓祸乱,宫殿庙宇,焚为丘墟,治内士庶,各自离散,不复往日京都之胜景。”
“京畿之内,少有耕农,赋税自是不足以供给朝廷,公卿因而皆是面有菜色……如此窘境下,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吏,都需外出樵采,朝廷的威仪多有不存。”
刘艾念及雒阳的朝廷,他的神色不是很好看,作为一名大汉宗亲,大汉兴盛,他未必会跟着一起发达,可大汉衰败,他这名宗室,十有八九会跟着一起衰败下去,这宗室的命运和大汉的命运,是牢牢的绑定在一起的。
因而刘艾每当提起或念起朝廷和天子,他都不免为之神伤,伤怀如今的朝纲不振,天子威严扫地,四境之内,州郡长官外托忠肯,内怀贰心。
闻言,刘璋面色略显凝重,他续而问道:“关东诸侯,可有前来相佐之人乎。”这里刘璋是真心发问,他对关东的情形不甚了了,这段时间在同李傕、郭汜相抗衡,加之往关东的道路不通,消息往来,多少没有个准信。
刘艾摇了摇头,他神色颓唐:“之前陛下抵达雒阳一段时间后,消息早早传遍了关东,可关东诸侯,皆是装作不曾听闻陛下返回雒阳的消息,无有前来辅佐王室者。”
“嗯?”刘艾想起了他在路上听到的一桩消息,他略带欣喜的说道:“只是艾领下天子诏书,出使关中的路上,听闻兖州牧曹操引兵赶赴雒阳,有环护相佐天子之意。”
一言至此,刘艾顿然有些感慨:“曹操者,阉宦之后也,然能在昔日董卓为祸之时,首倡义兵,会同关东诸侯讨董……而今番陛下返回雒阳,关东诸侯除却曹操,竟是无一人前来护卫,可见其人忠贞也。”
刘艾感慨着曹操的忠勤王室,他不免搬出了另外的关东诸侯与之对比:“想那袁绍、袁术,其袁氏四世三公,受国恩厚矣,可陛下一朝落难,为群小所逼迫,袁绍、袁术但坐观而已,只顾着一己私利,攻伐吞并地方州郡,不臣之心,昭于天下。”
刘璋对刘艾的感慨丝毫不感兴趣,他只皱眉着重的问上了一句:“兖州牧曹操引兵赶赴雒阳护驾,此事是真是假。”
“八九不离十了。”刘艾乐呵的回应了一句,他对关东诸侯有人引兵前来护卫天子一事很是高兴,毕竟这就说明刘氏人心未曾丧尽,海内犹有忠心天子之人。
‘历史的惯性,比泥头车的势能还要大啊。’刘璋于心底感叹了一句,天子东归雒阳,恐是会和历史上一样,会陷入曹操之手,曹操怕是逃不掉‘奸雄’的称号了。
“侍中以为兖州牧曹操为忠臣乎?”刘璋淡然的饮下了一杯酒水,他向着刘艾问道。
“自然。”刘艾用着毋庸置疑的口气,回答了一句,同时他援引他的见闻:“曹操昔日首倡义兵,后又平定地方,今次又引兵前来护卫天子,这等忠贞之士,世间少有也……大司马,切不可以曹操为阉宦之后,就对曹操另眼相待。”
刘艾对曹操很是看好,在天子落难,无人看顾的时候,曹操能出手相助,其人其事,自是出乎一片忠心,若是无端猜忌曹操,只怕会寒了忠臣的心。
“侍中还是不要早下决断,如王莽者,若是假使其人早早的故去,没有做出篡逆的事情来,恐怕大家还是以为其人是大汉忠臣呢?”刘璋缓缓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