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见之初谋大业(2 / 3)
杨锡却知道,任重道远。声母才刚刚学了几个,估计明日又忘记了,还得从来,不过这些也没办法,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杨锡要开始教神算天书。最开始教的,还是十个数字,不是中国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阿拉伯数字当之无愧。
一个时辰过的很快,众人听起来也非常认真,就连两个二流子,都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杨锡却也没有急着让二人加入到团队中来,一来不了解二人到底什么品性,而来,他还要摸摸底,这二人到底适合干什么还不能确定,杨锡决定两天后的乡里集市,带上二人,接近了解一下。
古代除了县治的治所县城有集市,其余的乡级单位,都没有固定的集市,只有每隔五日的赶集日,各亭各里,才会聚到一起,互相交换有无,买卖产品。
五日一次,百姓的柴米油盐,基本在此交换。
麻山乡集市,在乡府前街,杨锡带了蔡考毛峦二人,早早就出了们,过了黄麻亭,往西北走了十几里,才真正到达集市。
虽然很早,但各种来交换买卖的农人,已经来了很多,各种本地特产都有,还有卖衣服草鞋的,杨锡看了一下,除了盐和铁器,基本都有贩卖。
盐铁,朝廷控制的比较严格,不过到了东汉末年和帝以后,盐铁朝廷已经没有专营,二十施行官营私营双轨,但税收比较严重,有厉害的地方豪强走私,不过这种豪强,哪里会到这种集市来买卖。
杨锡了解过,盐一斤要一百五十钱,比米贵,米一石才一百钱。
此时的一斤,也大概相当与现在的两百多克的样子,半斤不到,竟然要一百多,而且是粗盐,可见此时的盐价有多高。
杨锡又了解了一下黄麻纱锭的价格,没有织成布的麻纱纱锭,九钱一斤。这个已经是最低价,一个人一天只能出一斤多勉强两斤,还有之前的清洗工作,这个价格很低。
一件像样的麻布长衣,大概要一百五十钱,这也算是工钱,没有什么赚头。
整个集市,就在官道两边,此处官道还算比较宽,有个三四米的样子,两旁有一些民居,许多小贩或者农人,随便搭一个架子或者直接蹲在路边,就算是开始做买卖了。
杨锡一路走来,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两个跟班聊着什么,也算是获得了许多产品的价格。
黄豆价格最便宜,一石才五十钱,比稻米便宜一倍,主要这是时候的人,做豆腐的技术还不算成熟,少了许多添加剂,豆腐做出来比较老,吃起来口感各方面还不到位,暂时还没流行起来。
许多农人篮子里面的瓜果,倒是非常环保,这些往往是最便宜的东西,可在两千年后,极其难得。
忽然,一个卖纱锭的小贩,映入杨锡眼帘,此人长得清秀,年纪不大,大约十岁,但却眼睛清亮,时不时的观察着人群,叫卖声就数他最积极。
杨锡停下脚步,远远的看了足足一炷香时间,此人竟然挺能招揽生意,就一炷香时间,竟然就招揽了两个顾客,那两个顾客估计是附近小地主家的采买奴婢,被他哄的花枝招展,口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