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舆论狂潮(3)(2 / 2)
美国其实比英国好不到哪里,不过在国外他还有计划要实施,不能将自己完全孤立,美国是最强工业国,保留这个窗口自然最为合适。
而法、意等国,相对已是二流,实在又远在欧洲,虽在中国也有许多罪恶,但遇上当打则打,并不需过多犹豫,此时他根本懒得敷衍。
列强正推波助澜,试图调动起中国人的反苏情绪,使北伐中途夭折,绝没有想到刚隔两天,吴安平竟又将矛头对准大英帝国,炮制出一幕缺席审判的闹剧。甘肃及陕西省政府,主动约见几家报社,披露了此次审判的过程及结果。
吴安平安排陕西高等检察厅,在西安就万县惨案对英国提起公诉,陕西高等审判厅在西安受理此案,并对缺席的英国政府及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判决:“嘉禾号”、“威警号”、“柯克捷夫”等几艘肇事军舰的舰长被判死刑,其下水兵依职位各被判处三年到二十年监禁;“万通轮”船长被判死刑,其下船员俱为终身监禁;太古公司被判罚二十万英镑;英国政府被判罚四百万英镑;所有判决将在十年内强制执行。
审判的全部过程,先是刊登在《兰州日报》、《新秦日报》等几家报纸上,引起甘陕百姓热论,随后又被《世界日报》、《大公报》、《申报》等上百家报纸疯狂转载,继而又登上了英文报纸的头版头条,最后又由中国扩散到东南亚、日本、北美及欧洲,在所有列强国家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议论。
在英国人看来,这绝对是挑衅,但是对于西北,他们根本找不到抗议及施压的渠道,吴佩孚也不好用,解放军根本不将他这个失势的玉帅看在眼中。而且,非但英国人,几乎所有报导这一事件的东西方国家,都将这次审判看成一场闹剧,毕竟连美国这样的工业第一强国,都未敢说有挑战大英帝国的勇气。
此事在列强中传为笑谈,很长时间内都有人拿这件事做谈资,以证明中国人的愚昧及虚弱,而且给它起了一个“中国式抵抗”的谑称。直到解放军进入西藏,并在藏南大败英军,以数万俘虏的性命威胁,迫使英国最终交出肇事者及付出赔偿,这些人才知道“中国式抵抗”并非是对中国的侮辱,而是真真切切打在了自己脸上。
列强不拿此事当真,想当真的大英帝国也无处使力,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的媒体不跟进炒作此事,因为其国民对这样的事同样很感兴趣。
于是,铺天盖地的评论一波接一波掀起,标题越来越耸动,内容越来越胡诌。竟有人煞有其事讨论起中英对决的胜负来,并以《日落日不落》这样的标题配合,所有人都引为笑谈。但随着金钱滚滚流入各国报社,吴安平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名人。
国人的态度却明显分为两类。
上层社会对此事的态度大致与列强相同,几乎无一不认为这是吴安平的自我标榜,结合其发表的反苏文章,更觉其不是疯了,便是在演一场大戏,根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不说蒋介石对着党部转来的报纸,看得目瞪口呆,直骂“娘希匹”,就连冯玉祥都被吓一大跳,直摇着头说“他还真敢打这嘴炮”。如果说作为西北军的对立面,吴安平发表反苏言论还情有可原,那么再挑起与英国的争端,就未免太不知死活了。
下层民众对此事却大多赞赏,为之叫好的不在少数。列强在中国横行也非一两年,大规模的抗议及示威浪潮发起过无数次,但每次结果都是相同,弱者的声音总是被有意忽视,施害者依然逍遥,受害者依然在持续遭受伤害。无论如何,西安缺席审判英国,都是开中国时代先河,这样的勇气当然不应该被笑谑。
但这造成一个问题,先前吴安平反苏,现在看又同时反英,那他的政治态度当真有些无法捉摸。虽然有家报社以“民族主义”的论调,分析过吴安平的行为举措,但却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为当前的政治气氛,其实就分为联苏的北伐与讨赤的北洋两大阵营,根本不存在第三方态度,自然也没有多少人朝这方面去想。
国内各大小报纸,讨论吴安平及其对时局影响的文章,每日都数以百计,这中间依据阵营划分,自然有打有拉,有赞有骂,热闹成一锅乱粥,一时间竟压过了对北伐进展的持续关注,直到蒋介石三打南昌,于十一月一日顺利将之攻陷,舆论才重回主轴,将西北之事重又抛之脑后。。.。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