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商的阴影(2 / 4)
“与其他专业不一样,这个班不对外招生。只从海事学堂优秀的学生或者大商舰队的优秀作战指挥中选出,一毕业,基本上就会被任命为副舰长。不过现在人少船多,所以一般都是被任命为舰长。当然,前提是通过了之前半年到一年的海上实习。”
三人聊着分别后的事情,之后话题又转到了南洋方面。此时伙计将酒菜摆上,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三人边吃边聊。
“法国不会放过安南的。南洋那边未来几年都不会太平。”说话的是严复。
刘步蟾显然也知道情况,道:“我也知道,不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希望英国能出面调停。”
“调停?”萨镇冰冷笑一声。“列强皆是一丘之貉,调停什么?背后一堆利益勾结,阴谋算计。法国真要硬干,英国还能为了我们与他开战不成么?真不知道你们那个衙门里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鼎铭,过了!”严复呵斥道。“怎么喝点酒,你就变大炮了。”
刘步蟾苦笑着摇摇头,这些事情他又何尝不知呢。不过他虽然受到李鸿章的赏识,但是又能如何?他身不由己,李鸿章又何尝不是?朝廷没银子,老佛爷修园子,官员中饱私囊,自己在这个大染缸里,没变成外国鸡就算不错的了。
三人吃着喝着,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连饭菜也没了滋味。好容易把饭吃完,待将刘步蟾送回驻地后,三人说了几句客气话,就散伙了。
进入冬季,大商又变回了平日里商人的模样。
李御珍和唐绍仪跟清廷谈成了一笔买卖,花费五十万两白银作为中介费用,从中原及南方各省招募青壮劳力。这事多少有点逼迫的意思,不过在飞艇的威慑下,清廷只得乖乖就范。
山东黄县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四儿子王云兆今年才十七岁,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如今家中人多,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父亲带着三个哥哥在矿上做工,收入不是很好。
刚过完年没多久,知县就开始帮着一些外来人宣传事情,听说是从奉天过来的,而招工的自称是大商。王云兆多少认识两个字,其实不认识也无所谓,招工处有人拿着个奇怪的大喇叭喊着大商的招工政策。
王云兆一听,给得还真多,于是便凑热闹地问了起来。
“这出去做工要多长时间啊?”
“看合同走。”
回答他的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不过说来大商这帮人的打扮都很怪,没人穿长袍马褂,看起来更像是洋鬼子。虽然大部分都有辫子,不过一看就是假的。
“这大商多半是一群假洋鬼子。”穿着破棉袄,抱着胳膊,快缩成一团的王云兆心中寻思道,有点鄙视。
“去你们那给多少钱啊?”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看工种和签合同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一年的铁路建设工,一个月大概在十二块银元左右。除此之外,供吃住,饭菜是一天三餐,一顿肉,七天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