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无害的眼泪(1 / 5)
有人说,好奇心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科学的精神便是:试试才知道是不是真理。
即便合成新的元素可能会制造一个核弹,科学家们还是尝试了。只是好运的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问题,否则那些过着平凡生活的人恐怕要被迫卷入与他们无关的事故里。
就像战争,西班牙王位战争是统治者之间权力的争夺,普通的村民一生都不可能有机会看到国王,然而他们还是卷入了这场与他们无关的战争之中。
55吨的尿液一个人恐怕要一生的时间才能产生那么多,布兰特需要一个蹩脚的理由才能搜集到那么多人的尿。
那些人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排泄物有一天会被呈现在国王和大学教授们的面前。
叔本华说,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
a,利己,希望自己快乐,利己是没有限度的。
b,恶毒,希望别人痛苦,为此可以发展出极度残忍的行为。
c,同情,希望别人幸福快乐,可以发展出极度慷慨、高尚无私的行为。
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于三种行为中的一样,有时可以是两样。
一个人可以通过伤害别人让自己快乐,也有人可以通过慷慨无私而让自己快乐,却少有人可以一边恶毒一边富有同情心的。
这是一种充满了矛盾的心理,但是在西弗勒斯的身上却产生了。
哈利波特是詹姆·波特的儿子,那是西弗勒斯·斯内普仇人的儿子,因此他用恶毒的手段对付哈利波特。
同时哈利又是莉莉的孩子,哈利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佩妮家不算快乐地长大。回到魔法世界后过上了一段短暂的快乐生活,但很快就要接受命运的安排,被阿不思·邓布利多当成养大的猪崽般去送死。
阿图尔·叔本华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
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
有些人、有些事必然是需要在他死后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
西弗勒斯就是这样,在他死后“误会”才得到澄清,叔本华比他幸运,到了晚年,时代才和叔本华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而西弗勒斯·斯内普死后还没有获得该有的荣誉,他没有梅林勋章,甚至不被认为具有资格将自己的画像挂在霍格沃滋的校长办公室里。莉塔基斯特还给他写了一本《是圣徒还是罪人?》的书,以此来获取利益和关注。
莉塔基斯特的行为是典型的利己主义,她才不管真相如何,写关于阿不思·邓布利多的书时她至少还采访了一下与阿不思有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