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训狮(1 / 6)
如果波旁王室在七年战争中获胜,那么也许平民和贵族都不会对法国已有对体制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改革的想法。
如果没有胡乱的改革,也许从路易十四开始的治国方式就不会存在问题,人们还会继续在国王制定的崇尚奢侈的文化输出道路上前进。
正是因为战争输了,人们觉得这种做法存在问题,才会进而对崇尚奢侈的统治者们心存怀疑。
贸易战也是一种战争,法国虽然想对英国造成封锁,但是英国有战舰,法国没有,海上贸易能让英国的重商体制得以继续,资产阶级享有特权,否则圈地运动造成了那么多社会矛盾,引起暴力冲突,英国国王也不会那么视而不见了。
然而就算是想圈地,也不是骑着马随便兜圈,马蹄踩过的地方就是属于自己的,而是要按照英国的法律来。
倘若法国实行贸易封锁的办法成功让英国先崩溃了,那么就轮到英国等着被瓜分了。
如果说法国有一条海上封锁线等着冲破,那么英国也有一条封锁线等着冲破。
只要等这条封锁线冲破了,自由就到来了。
拿破仑的办公桌上有腓德烈二世的胸像,他是普鲁士的国王。
后世有很多学者分析,为什么法国会在七年战争中战败,或许就是因为普鲁士有他这样的伟人。
同样是普鲁士人,1795年由腓德烈二世的儿子,腓德烈·威廉三世所率领的那支军队再遇到法国人就战败了,他们被迫同意撤到莱茵河以西,割让一部分领土,这样的普鲁士已经不是全盛时期的普鲁士了。
然而这种积弱并不是腓德烈·威廉三世一人所造成的,人老了精力就会变得不行,腓德烈二世晚年时也相当昏庸,军政混乱和形式主义滋生。
一个能熟练使用滑膛枪的士兵一分钟可以发射散发子弹,1779年普鲁士颁发的步兵条例中则要求“新兵需要日日练习,直至能在一分钟内发射四发子弹为止”。
为了追求单纯的射速,不论是士兵、将军乃至军队供货商都陷入了一种狂热之中,枪械的结构被更改了,步枪推杆被加重,枪托不合理的设计让士兵难以瞄准,也没有后准星。在普鲁士训练场上也不发实弹、不要求射击精度,军官们只要求士兵能在一分钟内完成8到1发空包弹填装。
以数量取代精度,反正战场上那么多人,有时候不用瞄准就能射中一个。
普鲁士人这么大而显眼的弱点被拿破仑发现了,他没理由放过。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不想打胜仗的将军不是好将军,打败普鲁士人,重新夺回欧洲第一陆军的头衔是拿破仑的下一个目标。
这需要一个缜密的计划,如果法国人向普鲁士人发起挑战,结果自己输了,那么他不仅颜面扫地,还有可能被人质疑,他也会面临波旁王朝以前所面对的那些问题。
但他了解他的士兵,骄傲、喜欢体面,不把以前丢掉的荣誉找回来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些人想出战,国内的情况却不允许他们开拔,本来他们就对被关在巴黎情绪不满,后来更听说有什么“和谈”,就变得更焦虑不安了。
那是将军的女人说的,所以这也是将军的意思?
比起安抚,拿破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新的战争需要筹备时间,而且还需要作战计划和训练,足够这帮满脑子打仗的武夫慢慢想了。
乔治安娜确实给他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却远比不上她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