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女神的密语(三十三)(1 / 4)
远征埃及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一点从欧仁·博阿尔内登岸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意识到了。
法国人在这里体验着前所未有的痛苦,这和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的痛苦不一样,他们必须忍受没有遮阴,特别是没有水喝的艰苦。
脚下的砂石是灼热的,太阳是刺眼的,白天的风灼热得让人窒息,晚上又寒冷得如同冰窖,不过和欧仁儿时的遭遇相比这些都还是可以忍受的,至少在黑死病开始在兵营中传播之前他那么认为。
欧仁的父亲,博阿尔内子爵有严重的家庭暴力倾向,他非常看不起欧仁的母亲罗斯,一个出生在加勒比海岛上,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克里奥尔女人。她嫁给子爵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丰厚的嫁妆,罗斯的祖父,加斯帕尔·塔舍从法国去马提尼克岛本想靠着那儿的甘蔗园发财,但他遇上了飓风,又为人懒散,最后不但没有发财还差点和大仲马的祖父一样破产,幸好他们在圣多明戈还有一处地产。
那块土地除了糖也没什么出产了,罗斯从小就爱吃糖,那是她并不宽裕的贵族小姐生涯中唯一称得上“享受”的东西,可这导致了她的牙齿发黑,曾经担当过路易十六宫廷侍从的父亲教导她要笑不露齿。
博阿尔内子爵是罗斯的表哥,他们订婚完全是父母的安排。从海岛上来的罗斯不懂艺术也不懂文学,和巴黎的女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欧仁3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家庭暴力,罗斯逃到了修道院去,博阿尔内子爵追到了过去,把欧仁给绑架走了,以此威胁罗斯跟他回家。罗斯为了孩子跟他走了,当时奥坦丝还很小,只有一岁多,不过欧仁却记得。
约瑟芬是个良家妇女,原本不会“风流”,是博阿尔内子爵教会了她,他让她学艺术和音乐,所有混迹上流社会需要的一切,并且让她帮助自己的事业与一些大人物保持“亲密往来”。
那时候法国上流社会的风气就是如此,不过路易十六比路易十五要对皇后忠诚得多,而且比起猎艳他更喜欢打猎,博阿尔内子爵的仕途一直不痛不痒,一直到1789年他的人生才有了转变。
约瑟芬后来将拿破仑介绍到上流社会的人脉便是在那段时间积累的,不过他的“好运”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贵族的身份,以及曾经担当过战争部长的履历,博阿尔内子爵被怀疑是保王党人,1794年3月2日公安委员会下令逮捕他,1794年4月22日约瑟芬也被捕了,因为她试图营救她的丈夫。当时她被关押在沃日拉尔街的圣约瑟夫-德-卡姆教堂修道院的地窖里,那里曾经是1792年九月事件的现场之一,墙上、木椅上到处都是教士的鲜血和脑浆,地牢里只有三个通气口,没有厕所,每人每天只有一瓶水喝。
即便是盛夏时节地窖里也很冷,在这种环境下囚徒们的身体很快就垮了。而且她们不仅要受身体的折磨,还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她们每天都要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送上断头台。
罗斯之所以会活下来也是因为她病得太重,不能送她去断头台,她丈夫死后第四天,罗伯斯庇尔就倒台了,如果罗伯斯庇尔多活一阵约瑟芬也会随丈夫而去。
随着约瑟芬出狱,曾经在土伦有优异表现,同时也被认为受雅各宾派提携的拿破仑·波拿巴被关进了监狱里,地牢里同样恶臭弥漫,囚犯们落魄潦倒,他们也和恐怖统治时期的囚犯们一样担心自己会上断头台。
但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也比宗教审判所的监狱要好得多,当时没有“人权”这个说法,而且还有神判裁决以及担心被指控的“巫师”们不肯坦白交代,用于刑讯逼供的各种刑具,基本上一个好人进去了,不折磨成个废人是很难出狱的。
欧仁那时候才13岁,他自己都保护不了何况是母亲。长期的压抑后出现放纵是一个客观规律,文艺复兴时期如此、路易十四之后也是如此,罗斯急需一个人保护她还有她的孩子们,当时她看上的是拉扎尔·奥什将军,不过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带着孩子的约瑟芬结婚。
她想嫁给他,有个实际的保障,这个念头一直持续到约瑟芬嫁给拿破仑为止,当时巴拉斯已经厌倦她了,将她介绍给拿破仑各方面都有好处。
当时的拿破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他身材矮小瘦削又为人高傲,不擅长客厅里的机敏问答,他和女性的笨拙交往让他在女士间获得了“穿靴子的猫”的绰号。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桩不对等的婚姻,约瑟芬完全掌控了拿破仑,甚至在结婚后她才告诉拿破仑光鲜的外表下她欠了多少债。不过结婚后没多久拿破仑就奉命去意大利了,如果他不幸死于战争,那么约瑟芬还要找第三任丈夫,所以对约瑟芬来说这是一场攸关命运的赌博,而拿破仑与约瑟芬结婚也和她法国人的身份,以及她生育了两个孩子有关。他在沙龙里与女人聊天时也会讨论她们拥有孩子数量,这样的男人怎么会讨女人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