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历史的惯性开始发力了(2 / 3)
攻占襄平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萧寻甚至都不需要再动手了,只要派出小股部队前往辽东其他郡县,就能实现传檄而定,根本不需要再动刀兵。
说到底,辽东一直以来都是公孙家族的地盘,如今公孙恭都投降了,其他郡县还有什么好坚持的?
他们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萧寻抗衡,负隅顽抗只是死路一条。
但凡他们能看清楚现在的形势,必然会主动投降,绝对不会生出什么幺蛾子。
不光萧寻这么认为,曹昂也觉得是这样,所以在进入襄平之后,曹昂就放松下来。
把公孙恭和张敞安抚下来之后,曹昂又找到萧寻,询问萧寻接下来该怎么办。
辽东已经平定了,公孙恭已经投降了,他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毕竟他们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曹操那边还在进攻益州,他们长时间留在辽东也不太合适。
但是萧寻的想法和曹昂完全不同,当初他之所以要进攻辽东,并不是想要平定辽东,而是想要以辽东为踏板,进攻高句丽。
平定辽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重点。
能不能做到自古以来,就看他接下来够不够给力了。
所以萧寻表示,辽东事情还没有结束,平定辽东也不是简单地让公孙家族投降就行了,而是要想办法治理辽东,让曹操对辽东有足够强大的掌控力,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让辽东只是在名义上臣服,实际上却不服管教。
只有让曹操的手伸到辽东,才算是真正把辽东纳入到了统治的范围之内,否则都是白费力气。
想要做到这一点,打压辽东当地的士族是一点,加大对辽东的管理,最好是能够派出大量官员治理辽东才是关键。
曹昂身份特殊,他也可以在挑选寒门子弟进行任命,重新建立辽东的统治秩序,进而实现对辽东的掌控。
基于这些想法,萧寻打算让曹昂继续留在辽东,至少要在辽东建立起一个基本的管理体系之后再做别的打算。
只可惜,曹昂似乎不太明白,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建立军功,返回许都,稳固自己地位这件事上。
所以萧寻表示想要继续留在辽东的时候,曹昂有些不太高兴,但是考虑到萧寻的身份,曹昂不好反驳,只能暂时放弃。
不过就在萧寻和曹昂商量如何治理辽东的时候,一名士兵慌忙冲了进来。
“昂公子,萧将军,魏公的亲笔书信!关于……益州战事的。”
“益州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