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小农机(1 / 4)
第69章 小农机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
孙少平和田晓霞忙着在县文化馆排练,少杰则泡在了农机厂,从下料到加工,再到组装,全程跟进揉丝机制造。
这个年代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地各行业几乎都是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自我发展。
但手握白纸好作画,一个理论体系指导下,全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资源不缺,所以极为讲究配套。
比如学校都配篮球排球,县县都有文化宫,公社都设农技站,几乎村村都办小学,办成人夜校,都酿白酒……
原西县尽管穷,尽管小,但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机厂还是有的。主要就是代销、制造、维修各种小型农机设备,给全县的农业生产做配套。
同样,由于历史原因,生存环境逼迫,人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
个人技能代替机器,除非不会,只要会的,几乎人人都有那么一两手绝活,而且高手众多。
其中特别高明的,能力更是出众到让人瞠目结舌,以为神技。
比如白鹿原里面的那个车木匠。
他打制的木轮子牛车,“即使木质糟朽,轮子磨断,卯榫木楔也不会松动半分”,尤其手工旋制车轴的手段,更是核心技能,吃饭本事,不传之秘。
如斯类人,多年传承下来,全国各处,行行业业,车木匠比比皆是。
其实,真要说起来,都是生活、环境所逼。对后世来说是技能,对此时的人们来说,那是吃饭的本事,是饭碗。
饭碗跟技能,确实多不能类比。
这时考驾驶证,往往历时一年以上,因为司机必须要掌握修车的本事。
说起来你能信?但这就是事实。
所以,稍微像样儿的单位,差不多都有那么几个核心人才,依之为镇厂之宝。这些神人也不负众望,关键时候那是真给力,排忧解困,从不拉稀摆带。
原西县农机厂也不例外,里面就有那么几个厉害的神人。
有他们在,愣是在三天时间内,根据图纸,用手工敲出来一台揉丝机。
“好了,可以试车了。若是可以,就能下料,用设备快速生产了。”
万事开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