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郡试(三)(1 / 2)
圣佑十年五月初六,雨霖郡郡试第二天。拂晓鸡鸣之时,贡院中大部分考生还在熟睡,洪毅就醒来了。
此时疲惫尽去,精神大振,离交卷的时间还早,洪毅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正事来打发时间。想了一想,洪毅决定,还是将昨夜写就的经义文章,重新读上几遍为好(当然是心中默读,若是敢出声,必定会被人以作弊论处),一来可以检查其中是否还有错漏,二来可以舒缓心绪,为第二场考试奠定好基础。
快到中午的时候,就看见过来一位穿着七品朝服的年轻考官,带着两个书吏,十来位武圣军士前来收取第一场的试卷。
三名文职官吏自然是空着手,拿东西的粗活就只能由那些士卒来做了。不过,能晋至先天境界的武圣,都是轻举百石的大力士,如今每人扛下六十份考卷,身上的分量一石不到,自是不会觉得辛苦。
交了昨日第一场的考卷,发下来的便是,今科郡试第二场的试题,不过,这一次明显比之前少了许多,只有六张考卷。
恭送那位考官离开之后,洪毅摊开桌上的试卷,放眼一瞧,果然没错,这六道试题,全是释义之题。所谓释义之题,起源于本朝开国时,几位稷下学宫先贤著下的《三典释义》,而科举考生,就是要围绕《荀子》、《天问》、《尚学》及开国先贤留下的这一部《三典释义》,来进行相对简单地答题。
第一场“默写经义”,哪个考生都知道应考范围,只要记忆好,书法流畅,懂得分配时间,一般人都能通过。
可是,今天的“释义之题”,不仅要考验生员的记忆能力,还需要极强的理解和应变能力。很多你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东西,其实里面陷阱重重,一个不注意就会答非所问,那么,接下来整道题就废了。
比起第一场考试来,今天的试题虽然写字少了,但是难度却提高了数倍。可是,对于如今玄冥神力大涨,连带精神修为也提升了好几倍的洪毅来说,这些却不算什么问题。
而且今天的考试,仅仅只有六道题,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字,比起昨日上万字数,自然要轻松不少。这一次,洪毅更加专心致志,下笔如有神,只用了区区两个时辰,就一气呵成,填满了六张试卷。
恰逢此时,那位发卷的考官,来到这一片区域巡视,发现洪毅第二场的六道题,竟然已经全部写完了,心中很是一惊,暗道,老师看重的考生,果然不是一般人物。稍稍观察了洪毅一阵,这位在郡试中职衔最低,而又最年轻的考官,十分满意地离去了。
五月天,阴云蔽日,雨丝迷离,行省贡院中的郡试仍在继续。等第三场的考卷发下来,洪毅立刻揭下牛皮纸袋上的火漆封印,从里面抽出了最后一场的试题。
内中纸有三页,试题却只有一道。郡试第三天考的,便是三段策文。
所谓的“三段策文”,就是考生书写的策文分为“解题”、“破题”、“承题”三段,有点类似于地球明清时代的八股文。试题是从三部荀圣经典中,随便抽出一段,作为引申,而考生就必须以“前古圣贤”的口吻,引经据典,作出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来。文章内容尚可商榷,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显露出个人的才气。
为了取得科举功名,摆脱一家人罪民的身份,重入士籍,洪毅精心准备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前几月,为了写出这篇郡试第三场策文,他还特意去往诚意伯府上,征得那位原是本家阿姨,却硬要作“姑姑”称谓的高氏女同意,在伯爵府最隐秘的藏中,研读了许多几年间从京师带过来的“高太师遗作”。
先贤境大儒所做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精妙之极,有了这么多时文作为借鉴,叫洪毅写上一篇让那位主考官,高太师的得意门徒欧阳修,看上眼的文章,当然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毕竟洪毅年纪尚幼,对于儒家学说的了解和领悟,远远不及高太师所触及到的深度,而对这三部荀圣经典的理解,与先贤境的大儒相比,更是拍马难及,因此,洪毅自然是按照符合自己年龄段的认识,再加以阐述,顶多最后点上一句“太师名言”,用以提升文章的品调和格局。
这一回,洪毅奋笔直书,写就更快了,才一个时辰不到,就已经完成了一篇自认为“绝世佳作”的好文章。朝廷规定,日落时分,参加郡试的生员就必须交卷出场,可是现在,离太阳落山还有整整两个时辰。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在那里加紧写作,像洪毅这般,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做出一篇文章的人,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时,之前来过的那位年轻考官,再次到这边巡视,一个随侍的贡院书吏,指着洪毅门前的号牌,轻轻说道:“李大人,没想到这甲字三十一号的考生,竟然这么快就写完了第三场的试题。我还听人说,他第一场的试卷,因为字迹上佳,句句无错,而且卷面整净,没有一丝污迹,因此破格得了优等,真个了不得,将来定是一榜留名啊!”
大洪王朝科举制度中,最低一级的郡试,规矩是最少,也没有多少麻烦的程序。这里每一位考生的试卷,既不要糊卷盖名,也不用重新抄录,因为,郡试考验的是,每一位生员的儒学基本功底,考官们需要看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在郡试的过程中,连贡院中的小小书吏,都能听说到许多真实的内幕消息。
不过,之后的省试和贡试两级科举,面对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呵呵,王兄,你要知道,写字太快的考生,作出的文章不一定好喔。何况,前几年的郡试,已有不少明证在先,你可不要言之过早了。……,李大人,您说呢?”年轻文官身边,另一位贡院书吏接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