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出战(1 / 2)
~.<>-~先声夺人。当罗马人的女皇帝做出了这样的表现之后,就算是再怎么强硬,凶残的家伙也无法对她说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了。比如说脱光了跳支舞什么的。好吧,但是最终,这些市民仍旧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皇帝能够率领军队,击垮诺曼人。希望罗马帝国仍旧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并且最强的帝国。无论是前面一个还是后面一个。两个要求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
当时,女皇沉默了。然后广场上的民众们,以及女皇身后的军队也同样的沉默了。仿佛一时间,整个君士坦丁堡都沉默下来一样。此时此刻,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沉闷的雷声示意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就这样,在一段沉默过后,女皇说出了她的答复:“朕,出兵,与诺曼人作战。”
当时,在她说出这样的话之后,整个广场沸腾起来了。人们大声欢呼,喊叫着“罗马”与莉莉安奴的名字。将手中的东西,特别是帽子什么的丢到天上去。那副样子,就好像他们已经获得了胜利似的……
当时,在看到人们这样的欢呼之后。在人群中的诺曼探子们悄无声息的撤走了。而同时,一些明白事理,但是无能为力,又或者干脆本来就不想做些什么的学者们,则记录下了这样的片段:“当女皇迫于无奈,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与诺曼人战斗之后。整个君士坦丁堡沉浸在了欢乐的海洋中。就好像已经获得了胜利似的。我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态。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好像赌徒一样~~~不管不顾,将国家前途压在赌场之中。这实在是一件疯狂的事情。但是看他们兴奋、ji动的样子。要是说,他们对于国家的前途漠不关心似乎也不正确。
于是我做出了一些假设:或许在这些家伙心中。只有两个选项。战斗或者不战斗。至于胜利什么的……他们或者没有考虑,或者考虑了,然后得出了结论:如何获取胜利不是皇帝应该考虑的问题吗?又或者真的认为罗马足够强大到了不畏惧任何人的地步……
当然,事实上我还有一个非常令人不愉快的结论,这让我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这场战争的确与他们无关。他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乃至是一种怂恿的,幸灾乐祸的心态促成这场战争的。他们是君士坦丁的居民。而并非阿德里安堡。萨瑟罗尼卡或者雅典的居民。他们认为他们可以躲在君士坦丁的高城厚垒之后,与这场战争隔绝开来。
他们认为他们不会受到战争的伤害——他们不在第一线。而且他们也不是士兵,不需要他们上战场。死的是与他们毫无关系的,luolu在诺曼铁骑之下的希腊半岛的居民,以及那些大多数来自外省的罗马军团,还有蛮族的雇佣兵。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呢?
这样的推论在我来到希腊半岛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这里的人们并不像是君士坦丁堡的人们那样,狂热的希望以一场战争挽回自己的优越感。因为他们的城市防御。比起君士坦丁堡要薄弱得多。很容易就会被攻破。所以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与诺曼人保持和平。只是很可惜,这些‘懦夫’和‘叛国者’、‘乡下人’的观点,君士坦丁堡的城里人完全不在乎。
不过。无论如何,罗马帝国最终做出了决定,与诺曼人的大军展开一场大战。愿上帝保佑罗马帝国。保佑罗马人。”
就这样,尽管认为自己胜算不是很大,但是莉莉安奴,仍旧带着她能够召集的所有军队出发了。虽然东罗马帝国江河日下,原本总动员,能够出动百万大军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瘦死的骆驼好歹比马大。在莉莉安奴拼了命的搜刮下。整个东罗马帝国,竟然又凑出了十三万大军。而且无论是素质还是装备。都要比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军队强很多。
四个标准的罗马军团,十一个地方守备军团和临时征召军团。一个拉丁佣兵团和一个日耳曼军团,一个塞尔柱军团。这些部队组成了帝队的主体。
而除此之外,帝国还拥有数量较少,已经不能称之为军团的大批特殊部队。近卫重骑兵,铁甲圣骑兵,以及阿贡托普莱骑兵。这些精锐的重装骑兵。原本都是以军团的形式存在,成千上万。但是现在,他们几个军团加起来,人数也只有两、三千。而且大部分都是后补充的新兵。装备也弱化了一些。
sè雷斯战争之镰,暗夜之狼,第二伙伴骑兵。这几支拥有特殊番号的军团。在连年征战中很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军团旗帜。再加上帝国财政的问题。这几个军团并没有得到重建。他们的残部被归纳在一起。人数也有几千。这些老兵无论是作战经验还是战斗力都非常强。只是身上怨气颇重。军团重建无望。或许对这些老兵来说,战死沙场才是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