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山里视察(3 / 8)
“是的,张镇长。”对于张子剑能交上他的名字来,这位村支书激动的快说不出话来。
张子剑看着进来的人不少,对着大家说道:“大家坐下来。我们一起聊聊。”
孟泉生待张子剑坐下后,拉一把凳子坐在张子剑边上,不知道从哪拿出一个小本和一支铅笔准备记录。
仰头对着张子剑问道:“张镇长,镇上通往县里的公路已经修起来了,我想问问咱们村路什么时候动工。”
这话问的张子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走了这一路,看了一路,想要修好这条路,难度比通往县公路还要大,最大的难度还是资金。山路不同于平坦路,造价高是一点,技术难度也有。困于资金有限,张子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动工。
看着屋内几位淳朴的干部,张子剑微笑的说道:“村路要修,可并不是现在,给大家说句实在话,修通往县里的路,钱用得七七八八的,再加上各项支出减免,镇上也没钱啊!从大家手里集资不现实,等镇上稍微缓缓,喘口气,这条路,我张子剑拍着胸脯把话撂这,一定修。”
从刚开始大家听到张子剑说镇上没钱,大家带着失望的。张子剑随后保证一定修,只不过时间问题,大家还是有盼头的,村委书记孟泉生带头鼓掌,脸上也带着兴奋劲。
“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山里有什么可用的价值,只要又财路,咱们可以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蚂蚁搬家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弄出去。大家说呢?”张子剑微笑着说道。
“精神我们有,拖拉机没有。”孟泉生这句话说的实在。张子剑侧头看着他,说道:“没有,就买。”
“镇长,小12一万多一台呢?”村长巩大树说道。
张子剑点了点头对着村委书记说道:“咱们村可以成立一个村办企业,集体制,村民集资一部分,从农村信用社贷款一部分,镇政府给大家担保。把山里的东西运到镇上。这样一天可以多跑几趟,多运几趟。”
“镇长啊!唉!以前怎么就没想到您这个法子呢?”巩大树跟上张子剑的话说道。
“以前,以前谁给咱担保,没担保谁贷给咱钱啊!就算贷款买了拖拉机,运到那里去,镇上吗?那也得有收货的。张镇长,您让咱运到镇上,怎么销售啊!是代销呢?还是现结算。”这位发问是村会计巩长贵。
“我这次来就是看看各村有啥可以收集的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靠着一座座大山,里面的宝多的是,怎么把宝弄出来换成钱。”张子剑没直接说,换了一种思路问道大家。
村委书记说道:“镇长,这几年县林业局管的紧,不让伐木,山里的大木很多,以前倒是有收购的,林业局的人罚了几次,判了几个人的刑,倒是没有砍树的,我们平常就是采集点草药,黄芽茶,竹笋等物去县里卖,您也知道,道不好走,我们走到镇上再坐车去县里,一个来回整整一天,除了车费和吃饭,一天十几块钱还是有的。”
“山里的草药种类多吗?每个种类能长期大量的供应吗?”张子剑问道。
“山里的草药多的是,种类多少不知道,我们也就认识常用的,如果发动人群大面积的采集,这个还真不知道。”孟泉生说道。
“小梁,这条记录下来,回头提醒我找找药理类的专家,请他们过来帮忙指点一下,在专家的指点下采集,还不能采集过剩。”张子剑对着梁洛胜说完,冲着大家微笑的说。
“毛竹是好东西,可运输出去比较麻烦,很费劲不说,和利润不成正比,这个只能等修好路在动脑子,大家可以多采集竹笋吗?对了刚才说的黄芽是啥东西?”张子剑解说完又问道。
“茶,咱们这里的黄芽老有名气了,听过县里收茶的人说过,古时候黄芽是贡品,也是咱们a省三黄之一。”村长巩大树挠了脑后脑勺好想还在想着什么口中说出来。
此时梁洛胜从身上的公文包内拿出一些资料来,这是张子剑让他在县史办查找的资料,尤其是人文地理这方面的,其中他还写了一点关于黄芽的记录。
大家伙眼睛看着他,稍后对着张子剑说道:“张镇长,这个黄芽在咱们县是老有名气的茶叶。唐朝之前就有过记录,唐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一直到乾隆年间贡茶增加,县志上提到过解放前一度失传过。我又找了点资料,1971年市里和县里非常重视此茶,成立茶叶办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72年4月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刘家坝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以金岭镇的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由73年178公斤,80年644公斤,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现在的茶叶价格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