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乱-第六章 吵闹的京城(1 / 2)
大业的京城内,第二日早朝之前,皇帝突然急宣丞相贾叶和户部尚书张泰岳进宫。丞相贾叶作为四朝老臣,经历了前朝之乱,北周受禅,大业改国,四代君王却没有人敢动的了他。已经七八十岁的他。胡子花白,满脸的褶子,不慌不忙的坐在了早已经为他准备好的绣榻之上,闭上了眼睛养神,而另一旁的张泰岳则跪拜在地,恭敬的行礼。
皇帝看着甘肃送上来的奏疏说:“免礼吧,甘肃官员弹劾甘肃总督狄云灭佛谤道,可他向来是个老成之人,怎么会这样做呢,是不是赈灾的事情没有办好?”
张泰岳听了这话恭敬的站了起来,一旁闭眼的贾叶睁眼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神童晚辈,眼神中流露出难以察觉的不屑,好像说小样,你再有才学,在我眼里还差着远呢。
张泰岳禀报道:“赈灾的粮食户部按照内阁的要求,已经全部发放到了地方,山西,陕西两地都已经上了谢恩的折子,而且他们境内并没有发生任何事。”
乾德皇帝玩味的听着张泰岳的话,心中想着那是自然,山西,陕西二省的总督可都是贾叶的门生。乾德皇帝赵光仪看着贾叶闻:“内阁有收到狄云的奏本吗?”
听皇帝在问他,过了一会贾叶才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说:“内阁并没有收到狄云的奏本,反倒都是弹劾他养寇自重,克扣军饷的折子,前几天听说他绕过内阁,把一本折子直接送到了将军府去了,还请圣上明察。”这话中暗藏刀锋,折子不送到内阁,而是送到将军府,这分明是犯了大忌。
皇帝也听出了话外音,冷笑了一声:“我自然会明察的。”
第二日早朝,乾清宫外,早朝威仪的钟声回荡在汉白玉广场上。乾德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双拳不自觉握紧了座椅上的龙头,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人将甘肃的事情捅到了翰林祭酒王濛那里,王濛素来以刚正敢谏闻名,尽然汇通太子一起奏了一本。
这样的大事底下的大臣也都是面面相觑,户部尚书张泰岳奇怪的的望着贾叶,贾叶此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王濛是哪根筋搭错了,将这件事捅到了太子那里。但下一秒又理了理衣袖,眼中示意张泰岳大胆去说便是。
张泰岳见此,便也率先出班启奏:“禀告圣上,户部的钱粮早已悉数发往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相关奏本也已经递交内阁。”
贾叶也有恃无恐的出班说:“户部的奏疏内阁早已收到,同时山西,陕西二省也均已上报地方情况,妥善处理。臣实不知为何甘肃却发生流民千里,而且灭佛谤道的惨状,且因北蛮战事,甘肃总督的奏本多直接报往将军府,而后才递交内阁,军情如火,内阁也莫敢言。甘肃之事恐怕只有将军府才知道。”
一旁的韦清听这话中话里有话,分明直指自己越权内阁,结党营私,心中对内阁和户部积蓄已久的怒气喷涌而出,勃然大怒“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将军府前不久收到甘肃的折子,甘肃的赈灾款项分明都发了,你们却到这来栽赃。内阁和户部这帮酸腐书生,贪污枉法,处处克扣边军粮饷,老子的将士们以稻草裹衣,冻死的人不计其数,我还没找你们算账呢。”
翰林祭酒王濛听罢这话,愤然不平:“大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的将士什么时候成了你的将士。况且谁不知道那狄云本就是个刺青将军,拥兵自重,谁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奸人指示,上下勾结,徇私枉法。”
韦清本是两朝老臣,先帝在时就赐他配刀入朝的殊荣,此时听罢这话,竟怒拔剑指着王濛说:“你这不入流的小官,又是什么东西。蝇营狗苟,自恃清高。谁不知道狄云当年以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没有他当年平定中原五城,哪有你这不入流的小官今天在这里胡说八道的资格!”
那王濛听罢这话,更加义愤填膺,他不会承认今天都一切是韦清这帮人打来的,将身子凑向刘敖的宝剑:“韦将军今天算是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不知道刘将军说的是狄云,还是谁。刘将军要杀便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易鸿毛。”言罢,更是将脖子高高昂起,韦清也是怒气冲冲便要用刀砍去
皇帝放下内阁送上来的奏折,冷冷的看着朝廷下的一幕,怒斥道:“住手!尔等心中还有君父在吗。”
朝堂之外,翰林司业王朗看着窗外的飞雪,滴落的残雪被寒风裹着吹了进来,让人头皮发冷,他轻轻将窗户关了起来。屋内众学士们吵的火热,你一言我一语,各个义愤填膺,人人忧国忧民,这天下在他们的嘴里变的格外不同。
“不知道,太子殿下会不会把难民和灭佛的事情禀报上去。”王朗关切的望着诸学士
“狄云这个家伙,年前丞相上奏朝廷已经拨下去那么多钱粮,还让老百姓饥寒交迫,而且还仗着自己有兵竟然在甘肃灭佛,真是对文化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