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本》(1 / 4)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页。
我们这一科是解释标题,标题当中的第二科别明戒法,我们各别的解释菩萨戒的内涵,这当中有受体、随行跟失舍,我们现在接着讲菩萨戒退失的因缘。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有两个因缘会退失菩萨的戒体:
第一个、以上品缠犯四重戒。
上品缠在戒文当中讲到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也就是说你在造作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猛利的贪瞋痴烦恼,烦恼的势力特别猛利,所以在造作之前,乃至于造作之后,完全没有惭愧的心情,你的惭愧心被你的烦恼所蒙蔽,而且你是一次一次的造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样子的造作四重戒法,你菩萨戒体就退失掉,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是深深爱乐见是功德。前面依止的是一个猛利烦恼,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一种邪见颠倒。就是说四重戒法本身是一个过失相,但是你认为造作这个犯戒的行为是一个功德相、是会让你离苦得乐的,就是深深爱乐见是功德,你把这个犯戒的行为当做是一种功德相,就是你这个人起颠倒,你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这种情况也就退失了菩萨的戒体。就是你依止上品的烦恼跟邪见来造作四重戒法,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退舍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本身是包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说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心情开始厌恶无上菩提,你不再追求无上菩提,你作如是思惟「追求无上菩提所花的时间太过久远,所要造作的事情太过多、太耗神」,这个时候你放弃了无上菩提,你好乐追求空性、好乐追求自身的解脱,你再也不好乐无上菩提,这个时候你的菩萨戒体也就退失掉了。退失了无上菩提,就是说你的生命已经不再往成佛之道迈进了,你那个相应于大般涅槃的力量就退失掉、消失掉。
这个地方「退舍无上菩提」我们解释一下。菩萨的戒法是化教所收摄,不像声闻法的制教有一定的舍戒仪轨,古德的判定是从义理上来判,就是说你针对一个懂你说话的人,向一个人、补特伽罗宣说:你从今以后不再行菩萨道,你从今以后不再追求无上菩提。一说,你的菩萨戒体就失掉。这个就是我们退失菩萨戒的两个因缘,有其中一个就会使令你在成佛之道当中退失了菩萨的因缘。这个是我们菩萨戒的受体、随行跟失舍。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作一个总结。基本上我们修习菩萨戒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根本法门,一个是枝末法门。
根本法门:就是我们的受体,就是你在行菩萨戒之前要成就菩萨种性,要真实发菩提心,这是根本,就像一棵树的根。
枝末法门:就是依止我们的根本所发展出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广大的一个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大法门。我们一个初心菩萨、一个凡位菩萨,我们刚开始所要重视的是根本法门,就是我们的菩萨戒体是不是如实的建立起来、是不是如实的坚固不退转,这个可能是我们比较关心的第一个问题。
前面讲到菩萨种性,我们是根据《瑜伽师地论》,就着一个人对法门的好乐来安立菩萨种性;现在我们也提出智者大师对于种性的看法来跟大家作参考,智者大师的种性不是根据对法门的好乐来安立,他是依着观心,是直接观察你内心的相貌,你就能够检查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种性,直接观心就可以检查出来,不必去看你喜欢什么法门。
智者大师把众生的法界分成了四种种性:
一、三涂种性:
就是说你心的相貌是一种增上恶心,你虽然偶尔会起善心,你看到众生在大苦恼的时候偶尔也会起一些恻隐之心来帮助众生;但是大部分来说你的心都是邪恶的,而且势力广大不可调伏,就是说你动不动就容易起贪瞋痴的烦恼。这种人在智者大师的意思,在三界流转当中,你的生命多数是在三恶道里面度过,偶尔到人天来,但是时间不会久远,一下子又到三恶道去,除非你内心的功能改变。这种种性就是他的恶心强,他很容易起恶心,但是要起善心非常困难,而且要很特殊的因缘才能起善心,这种人智者大师判做三涂种性的众生。
二、人天种性:
他内心的相貌就是增上的善心,他很容易生起善心,他很容易去帮助别人、他很容易对众生释放善意,当然你要是刺激他太厉害,他也会发发脾气,但是他的内心当中善心强,那这种人是人天种性。这种人在三界流转当中,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不是在天上就是做人,偶尔到三恶道去不会长久,他到三恶道去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他的心善良。所以跟苦恼的果报接触的时候,他容易从苦恼当中解脱出来,这种人判做增上善心。
三、二乘种性:
二乘种性的心是出离心,他的心情好乐出离,「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一听到三界的果报,内心就怖畏、特别的怖畏,就像牢狱冤家一样的怖畏。他的内心当然不会去伤害别人,但是他对众生也没有任何关心悲悯的心情──但期自度,不欲度人,这种人也不欢喜跟人群接触、也不欢喜热闹的场合,只是希望观察空、无相、无作,安住在解脱涅槃,这种种性叫做出离种性,叫做二乘种性。如果他不改变的话,他即使修习种种的善法,这善法的力量也是引导他趋向偏空的涅槃,因为他的种性如此。
四、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