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认识自己(1 / 1)
认识自己,无论从古今东西文化里均可见,甚至可以说烙印于血脉中,总会在每个人心里不经意浮现出。
常常思索,所以必然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从生物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艺术学、哲学可以得出“是什么”的初步结论,而这种显然还不能够解决“为什么”。繁衍、生存、浪漫、实践、辩证、抽象、概括等等,种种精妙解释俨然仍有不足,顿觉略显窘迫。
既然这些麻烦,不管也罢。这些是专家学者的钻研任务,我们在业已形成的定义上,直奔主题——怎么办?
首要解决问题是心态:能够坦诚相待自己的不完美,能够坦诚面对必然的死亡。
人生而不完美却时刻有增益空间。且不说外在环境、病菌、意外的各种因素,其体魄、个性、思想本身就有极大成长空间,不完美才有仰慕完美的可能,且个体所认知的完美不尽相同。
什么是个体完美?追逐梦想过程即是其一。知识积累、技能加深、心绪轻灵、思维开阔、爱好清晰、目光长远、时有灵感,这些本质上是筑梦。长久坚持、规律行动、稳定情感是通用方法,若亲近自然、善良、悲悯、平和则更胜一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于浩瀚学问,没人有足够时间可以游刃有余,一纬时间已经排列出了结果:我们必然死亡。生命诞生的欢愉总是预兆着无垠黑色遮蔽眼睛的终点。
换而言之,我们的体魄不是借来的么?生命诞生即物质集聚,生命死亡积物质归还,体魄终生在循环直至分解罢再到另一种循环。所有物质甚至来自于宇宙爆炸(形成之前,我们极难破坏那些稳定的原子,个体只是参与了这个过程。
而思想成就了我们的特质,独一无二的诞生、进化之存在。完全没有必要倾慕那些帝王将相与功名利禄,存在于个体是公平的。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化时代,大部分体制正常国家的国民逐步摆脱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困扰,理论上应该更加有利于思想解放。我们处于较为幸运的时代,尤其是群体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更胜往昔。
屹立于这个最基础的舞台上,所有物质投入轮回,所有生命难道不需要积极参与么?必须愈加接近体魄衰朽、戛然而止时才能够认识这个道理么?难道不应该通过自己努力提升思想能力么?
思想代表了我们,尽管承载于体魄。而二者何其辩证,对体魄的良好管理显然能够延长生命的预期长度,从而更好感触生活,体验前人意志,观察外在美感,以及内外的波澜与平和,进而提升思维的深度、广度、角度、力度、纯度、精度。
习惯思考与执着追寻并不矛盾。在认知的道路上大约由外而内,小朋友的兴趣可能集结在外面的探索,而逐渐成长就会思考内在问题以及内外关系,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某套不断增益完善的思想体系。
(若形不成自己体系也不难,亲近悲悯、善良的前贤思想,足以支撑生命走向远方,这本身就是极好方法。
上述是显而易见的。怎样认识自己?深度、广度尝试有助于增加触发喜爱事物及梦想的几率,角度、力度则从实践上深耕细耘有利于兑现诺言,纯度、精度即是某种发散、概括、共鸣、升华、顿悟,简直类似于某种反刍。
于快乐、自由、率真、坦然的追求中,体魄回归大地、思想傲游苍穹难道有什么担忧的么?想来兴起而至、兴尽而归已然将此间规律讲的透彻。
认识自己的捷径必然是先做自己,知晓所寻、所爱、所知、所感、所悟、所忆。认识自己有何难?如此而已。